青岛市政协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提案督办活动

发布时间: 2019-04-09 07:36:1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陈小艳;王晨霞 | 责任编辑: 王静

“以前农贸市场是露天的,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身泥,天寒地冻卖菜的非常少;这些年,建起了室内农贸市场,有食品质量检测室,还有市民休息室……”日前,青岛市政协主席杨军带队视察督办重点提案,家住南海社区的居民张顺用一口地道的青岛话,描述着这些年农贸市场的变化。

这次视察督办重点提案是青岛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入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来的具体实践。

“市场整体环境变好了,菜买得放心也舒心,但还有个建议想说说:家里老人上下楼买菜不方便,农贸市场能否开通送货上门服务?”张顺话音刚落,万福山庄居民郭泰方就拿起话筒,直接用“安全、方便、实惠”三个词对农贸市场建设发展提出期望。

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青岛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刘龙江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青岛市农贸市场建设案》被确定为年度重点提案,而这一提案又与青岛市政协今年“提升农贸市场建设经营管理水平,改善菜篮子工程”的课题不谋而合。经过研究,青岛市政协索性合并开展活动,进行高效视察督办。同时,积极创新提案督办形式,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提案督办活动,并现场建言献策。

“在座谈会上能听到来自市民最直接、最迫切、最接地气儿的声音,是这次提案督办活动的成功之处。”“政府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专家代表和居民代表交流互动,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形成改善民生的强大合力。”……与会人员接连不断地为这场座谈会“点赞”。

“以前去上海出差的时候,发现上海的农贸市场是标准化管理模式,蔬菜怎么进货,计量怎么管控,都严格规范;后来再去,人家的农贸市场都已经走向了智能化。回来一看,咱这边的农贸市场才刚开始做标准化的提升,老百姓早上要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买菜,相比而言,差距较大。下一步,要更加注重规划和项目执行力,更加注重农贸市场的公共服务性和形式创新。”提案人刘龙江的发言内容,比当初提交的提案又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完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原来,得知提案被确定为青岛市政协年度重点提案后,刘龙江越发感觉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又专门组织人员到市场进一步调研,让提案更加完善。上会前一晚,他再次梳理了思路,手写了一份现场发言材料,这才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四个注重”的建议。“农贸市场建好了,服务提升了,可以缓解很多社会矛盾。人民政协为人民,我们政协委员有义务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农贸市场发展。”刘龙江说。

今年2月,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青岛市市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纲要》,填补了青岛长期以来缺少农贸市场规划的空白,为统筹协调农贸市场近、远期发展布局提供了指导。

参与起草这份纲要的专家代表陆柳莹,通过问卷调查带来了1000多条老百姓的心声:“建议构建五分钟买菜圈。”“建议考虑上班族的作息,统筹规划农贸市场经营时间,让上班族下班后能买到菜。”“希望国家能投资建一些租金便宜的菜市场,缓解租金高菜价也高的现象。”“理想中的农贸市场不仅仅只是买卖蔬菜,市场里吸引人的是市井文化、喜怒哀乐、人来人往。”……陆柳莹建议在新建和改造农贸市场中,保留农贸市场的公益性,通过打造有特色的农贸市场和强化宣传等方式,释放青岛生活文化信号,促进城市服务业发展。

农贸市场是城乡人民生活必备的基础设施,农贸市场的配套建设、服务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居民关注。杨军提出,要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科学规划,构建起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农贸市场体系;通过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减免部分摊位费、降低经营成本、减轻消费者负担,让市民每天在农贸市场里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农贸市场管理;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模式,总结推广“互联网+农贸市场”的经验,推进智慧农贸市场、智慧微菜场、电商直销等新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广大群众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