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以艺术精品奉献人民群众

发布时间: 2019-03-29 10:5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耿鑫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流传后世,就是因为它是时代的写照、现实的镜子,是对现实生活的诠释和升华。我们国家经过40年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纷繁复杂、斑斓多彩,这就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提高阅读生活、关照现实的能力,扎实搞好现实主义创作,更好地展现生活中本质和主流,给观众以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牢记守正创新,坚持打造精品奉献人民。守正,就是始终坚持作品要从生活一线来,从人民中来;创新,就是文艺工作者要将自己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把握,通过具有思想穿透力、艺术感染力和形式创新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从我的创作体会来讲也是这样。在拍摄电视剧《老有所依》期间,我走访了北京的10多家养老院,目睹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这让我认识到养老确实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因此,我在《老有所依》里探讨,青年人需要拿出多少精力为事业奔忙,又需要多少精力关注家庭、赡养老人。很多人热衷追求所谓的事业成功、财富增长、物质丰厚的生活,当这种观念对一些基本家庭伦理造成冲击的时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我把这些思考通过作品展示出来,也得到了观众的共鸣。因此,对文艺创作而言,无论是守正、创新还是实践,最终都要落到拿出更多优秀作品上来,要看能不能推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精品力作,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牢记培根铸魂,坚持崇德尚艺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在锤炼精品、追求原创的文化创造中,必须以立德作为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一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树立和积极传播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挖掘和展现当代中国人的梦想追求、拼搏奋斗、喜怒哀乐,塑造更多有血有肉的新时代典型人物。另一方面坚守高尚的职业道德,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庸俗低俗媚俗,执着坚守从事艺术道路时的初心。要甘于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以工匠精神雕琢作品。

(发言人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节目调查研究中心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