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强:为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19-03-18 09:25:00 | 来源: 四川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许主任,我们最近在贵州发现一处新的地质灾害隐患,请您来看一下。”近日,记者正在采访住川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该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急匆匆地来报告。

许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实验室用新的技术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和提前发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例如今年2月17日发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龙井村9组的页岩滑坡事故,由于我们提前53分钟预警,400多名群众提前撤离,无一人伤亡。”

许强介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通过开展地质灾害详查、排查和汛期巡查,并建立完善的群测群防网络,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近年来多起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都具有高位、高隐蔽性等特点,仅凭传统手段已很难提前发现灾害隐患。

为此,许强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充分利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的提案,建议尽快引入现代多地观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体系,并强化专业监测预警,以此实现对灾难性地质灾害事件的主动防范,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该提案得到了自然资源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已发现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监测预警,开展高风险地区遥感监测,继续协调财政部在专项资金中安排监测预警示范项目。同时,推动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建设,依托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部委和地方层面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等资源,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

随着提案建议的落地落实,目前“空—天—地”一体化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系统已经在四川、贵州部分地区使用,这让许强感到十分欣慰。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也是许强重点关注的一大问题。去年,针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机制不健全、政策难以落地等问题,他提交了《关于大力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建议》提案,呼吁以长江流域为试点示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和河长制。

“去年我到贵州出差,发现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很好,特别是生态补偿方面的努力很让人振奋,希望能大力推广。”许强注意到,2018年,云、贵、川三省正式签署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基金,这是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首个建立跨省横向生态补偿的流域。他希望该举措能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

去年,许强还提交提案建议在全国尽快推行“弹性放学”制,彻底整治“家长作业”和课外培训,降低教育成本和养护压力。2018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针对“课后三点半”难题,各地要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成都市现在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范围内开展课后服务了,解决了家长在工作时间接孩子的难题,希望这样的惠民举措在更多地方得到落实。”许强表示。

今年,许强结合自身工作,带来了《利用国家现有地震台网来进行大型地质灾害速报》和《建立多灾种预警》两件提案。“作为科技界别的政协委员,我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围绕科技工作建言献策,为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阳亚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