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勇:数学有用

发布时间: 2019-02-25 10:09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韩雪 | 责任编辑: 耿鑫

“新技术的基础是什么?是数学。一句话,数学好,则嘛都好。”张云勇干脆地下结论。

1987年,时值江南两淮初秋,知了和蚂蚱早已不再欢腾,天气依然闷热。

江苏盐城亭湖区南洋镇邮电局里,张金林带着12岁的小儿子,来给省城读书的大儿子发电报,要其国庆节归家。

电报按字计费,字字珍贵,仅有两字。

“嘀嘀嗒嗒,嘀嗒嘀嗒……”漂亮的女电报员手指上下翻飞,熟练地击打电报发送装置。第一次见此情状的少年不禁问父亲:“阿姨在做什么?”

在父亲的解释中,少年知道了电报员在用摩尔斯电码发报。这种数字化形式,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这么神奇!”少年的好奇心又被勾起。

急匆匆冲回家,顾不上擦把汗、喝口水,少年径直进了自己的小房间,砸破了储蓄罐,抓起散落的硬币,便一路飞奔到几十里外镇上的新华书店。

在那里,他找到了《摩尔斯代码的奥秘》,按照记忆里电报员击打的代码顺序,查到了电报的数字内容为“02502981”。又在《中国人民邮电电报业务培训速成》中,查到对应的汉字:“假,归”。

如今,4G网络全国普及,惜字如金的电报通信方式渐渐淡出人们记忆。对已是通信行业专家的张云勇而言,这第一次发电报的少时经历,伏延30年,似乎是自己进入通信领域的“草蛇灰线”。

中国联通研究院,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旗下的一家二级公司。掌管研究院近400人的张云勇整日被技术、管理包围着,公务繁忙。而在出差、开会的空隙里,张云勇总是抓过稿纸开始数学演算,再就是翻看边角起毛的数学书。

研究数学?似乎不是一个容易被理解的偏好。

张云勇对这门冷学科的热爱,因为“有用”。

爱数学

张云勇是个微信“段子手”,朋友圈每天都会更新。晒工作、晒生活、晒感悟,晒得最多的,是写满公式和推算过程的稿纸。

早晨7点半,张云勇又发出一条微信。配图除了照例密密麻麻的数学演算稿外,还有包子、炒肝和小米粥的“合影”。“早上(在)庆丰包子铺把两道经典几何题搞定,巧用罗斯定理和燕尾模型。”

其时,张云勇已是中国联通集团最年轻的二级干部之一,会议、考察、出差满当当地罗列在他每一天的日程中。金融街集团总部、研究院亦庄办公区、研究院硅谷亮城办公区,是张云勇长期来回穿梭办公的三地。

在研究院见到张云勇的当天,是年前的腊月二十六。

这天上午,他有两个会,下午要去另外硅谷亮城办公区慰问调研。“今天算是最不忙的一天了。”张云勇走进来握手寒暄,身后书架里的书,也透过书架的玻璃展露自己的“身份”,远远望过去,无不是代数、几何、数学等。

对跟数字有关的信息,张云勇记得格外清楚,脱口就能说出到联通工作的具体天数。而张云勇的助理张亮显然更怕说错,他刻意模糊:“张院长到联通5000多天了……”

工作16年从未休过年假、婚假。连出差也往往一日往返于北京和外地。张亮说,“张院长这在系统内都是出了名的。”

“16年没换过工作,没休过一天假”“是联通集团里最年轻的二级干部之一”,两则信息,透过张云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高匹配度。

中国联通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吸纳优秀人才就业的一块“热磁”。

2003年7月,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毕业的张云勇,经历三轮选拔,以第一名成绩进入中国联通博士后工作站。这也是国内运营商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

来到研究院后,张云勇以每两三年一个台阶的速度,拾级而上,业务主管→副处长→处长→副院长→院长。

当院长,怎么让人服?“技术上要能盖得住,人家就服你!”回答毫不迟疑。

从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自主研发“频道”,切换到培养别人成长的带团队“模式”,尤其所带团队中拥有硕士学历者达85%以上,张云勇有自己一套“做事情讲道理”的理论:“一定要顺势而为,必须要立规矩。”每讲完一句,他的手指便习惯性叩击一下桌面。

联通前身一部分最早是老邮电局。经过40年分分合合跌宕起伏的发展,电信也经历过6次改革重组。新的市场格局下,中国联通不再是简单的运营商,而是首家在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央企。但打破老国企的模式和理念并不容易。

随着张云勇走出办公楼,来到大街上,当跨过一个斜坡时,他仿佛受眼前景象启发,忽然谈起了斜坡球体理论。

“企业好比斜坡上的一个球,这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了使企业在斜坡这个市场位置上保持上升而不下滑,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这套张瑞敏用于海尔发展的成功理论,显然对张云勇的管理工作有所触发。

“过去,我们这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干部,让员工认真干活并不容易。”张云勇遂对人事管理进行改革,当作一个数学模型来建立,“实行了1.5%的干部淘汰率”,“员工年终奖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差距拉开了3倍”……这些都通过算法、公式完成。

话题再跳转到某些发展的驱动力问题时,张云勇又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命题的真伪性。结论已不重要,清晰可见的,是他“先确定可行性存在性,再求解”的数学思维。

很多人把数学当作知识学习,出校门不过两年,可能就忘个精光了。但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会随时随地让人受益。

张云勇就是受益者之一。数学同管理一样,讲究科学,更注重效率。

张云勇办公桌上,立有一块红色字牌,上面的两行字颇能代表这位年轻“联通二级正”的行事风格:“珍惜时间,直奔要点。撸起袖子,青春不闲。”坐到张云勇对面,视线刚好能落在两行字上,不偏不倚。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