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大山深处的温暖——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慰问麻风病患者记行

发布时间: 2019-02-19 10:0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顾磊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送到大山深处的温暖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慰问麻风病患者记行

从贵州省三都县高铁站到丹寨县的麻风村,汽车行驶近3个小时,山路盘绕。春节前,这个稍显寂静的村庄迎来了一批特别的客人——前来送温暖的政府、基金会与爱心企业代表人士。

村民邹老今年72岁,声音洪亮,精气神饱满,麻风病虽已痊愈,但手足皆有疾病导致的残疾,眉毛也已脱落。邹老育有一儿一女,依靠政府救济生活。

麻风村村长林强(化名)是麻风病患者的儿子,因为检查及时,他没有染上麻风病,但多次求学遭拒。最终,在县里的支持下,村内办起了小学,不过,由于某些原因,林强只上了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

对该群体的关爱正在加强。近年来,丹寨县当地政府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加大了帮扶力度。在国家层面,投入在增加,整体性的倡导也在加强。今年春节前夕,第66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2届“中国麻风节”开启,这次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中国正为此努力。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代表的公益组织,也在积极帮扶,为脱贫攻坚提供有效补充。

因病致残需救助

此次探访活动,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贵州省民政及疾控部门一道,携爱心企业前往丹寨县麻风村进行慰问。

对麻风病的歧视跟其临床表现有直接关系。据了解,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的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疼痛,严重者甚至眼手足畸残,也是因为这些显见的表征,导致很多人对麻风病较为恐惧。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潘春枝表示:“95%以上的人对麻风分枝杆菌有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分枝杆菌,发病的比例也很低。”在中国,麻风病的高发地域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湖南等地。

随着运用利福平(RFP)、氨苯矾(DDS)、氯苯吩嗪(B663)等药物对麻风病患者进行联合治疗的推行,麻风病已可治愈,而这些药物由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无需患者掏钱。

林强介绍,麻风村于1956年建立,目前所有麻风病患者都已通过药物治疗实现痊愈,并由政府定期定量发放物资,保障其基本生活。近几年来,麻风村未再发现新发病例。

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介绍,目前,我国有麻风病院、村593所,现症病人3000余人,麻风病治愈存活者20万。其中10万人有可见性的残疾,70%的麻风病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

“麻风病防治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潘春枝说,这就要求从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医生到乡村医生都要加强对麻风病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相关诊断技能的培训。

另外,潘春枝表示,对从麻风村出去的流动人口还需加强监测,“近几年,在北京、浙江等地,新发案例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春节期间,很多务工人员返乡,我们的医生就要下去做检查。”

对于至今仍留在麻风村(院)的老人来说,他们也亟须社会的关怀。潘春枝表示,很多老人虽已治愈,但因为丧偶,膝下无子女,或者不被家庭和社会接受,成了孤寡残老人,他们老年病频发,需要救助,原因在于“缺少相关治疗经费,又缺乏全科医生对老年病展开诊疗,也找不到合适的护工”。

多方联合送温暖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项目工作人员在一些地方的卫生部门及当地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配合下,曾花费数月赴湖北、江西、云南、陕西、贵州等11省22所麻风院、村进行调研,发现很多麻风村(院)的人员服务及生活环境亟待改善。为此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计划根据当地实际需要,通过提供服务人员、营养餐配送、配备基本医疗物资、提供基本生活物资等对全国麻风村(院)展开相应救助。

截至目前,山东、贵州、云南等省份22所麻风村(院)的1330名麻风病患者已收到由山东太阳鸟服饰有限公司捐赠的御寒棉服、棉被和防护鞋。

该企业董事长周丽表示,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麻风病人的生存状况需要被更多人知道,麻风村(院)的孤寡残老更需社会救助。她将发动身边的企业家一起参与针对麻风病患者的救助活动。目前,该企业已为麻风病患者准备春衣等物资。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玉文介绍,2019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将按照每所麻风村(院)的实际需求,扩大对麻风村(院)的救助,制定精准的实施方案,使麻风病患者的生活得到改善,为他们的医疗康复提供保障,并推动各地政府及社会关注麻风病患者,希望将麻风病患者列入残疾人类别并纳入残联系统,办理残疾人证,探讨由残联系统、疾控中心和政府共同管理的模式。项目还将通过宣传提高社会认知,让麻风病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