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烙在了兰措吉记忆里:那年冬,10口人蜗居“一间半”,朝里一望,只见一个炉子“半间”炕。
2011年,瀞度水厂落成招工,牧民兰措吉和丈夫公保扎西放下“俄尔朵”(放牧工具),变身上班族,日子“一天一个样”。
“如今,车买了,房盖了,家具家电也全了……”讲普通话,兰措吉语速快、乡音浓,旁人得支起耳朵听。但有句话她总挂在嘴边,说得字正腔圆:“生活,特别好!”
产业扶贫 “远水解近渴”
这里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地处九曲黄河第一弯,睡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摇篮里。
黄南州集西部地区、高寒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于一体。全州4县:同仁、尖扎、泽库、河南,过去一直在和“穷”抗争。困于沟壑深谷,望着连绵高山,黄南人长叹,“黄南真难!”
小康路上,一个地区都不能掉队!
转机出现在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明确天津对口支援青海黄南。天津市强力部署:帮扶路上,滨海新区扛大梁。
东部──渤海之滨,机关、企业、学校、医院总动员,人、财、物优质资源接续补给近20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
“近年来,新区持续加大支持黄南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坚持资金随着项目走,帮扶随着需求上,支持效果持续显现。此外,还派出三批共计30名党政干部、69名专技人员赴黄南挂职、交流。”滨海新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纪泽民介绍,9年来,各功能区、委办局、街镇、群团组织、企业等均参与到支援黄南工作中,累计签订帮扶协议近百份……
西部──黄河之南,“远水”陆续解“近渴”。
兰措吉口中的“瀞度水厂”──青海聚能瀞度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对口支援青海六省市中首个在青落户民企,被当地称为“精准扶贫瀞度范本”,由天津滨海聚成投资有限公司创建。建厂以来,“瀞度”持续扶持5400名贫困人口,向73名贫困生捐款捐物,修建了上万亩生态湿地修复公园。“瀞度天然水”项目被列为青海省“十三五”期间重点绿色生态工业项目。
董事长郭庆华表示,“瀞度”不断发展壮大,受益于津青两地鼓劲引导,受益于三江源头良好生态。他立下宏愿:通过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创造利润,助力“中华水塔”这方土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
心被焐热,干劲鼓起,黄南儿女步伐铿锵。
2017年,河南县脱贫“摘帽”工作在青南牧区第一个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1440户5400人脱贫,16个贫困村退出。
智志双扶 新区有个“雄鹰班”
“坐完火车坐汽车,坐完汽车坐摩托。回家东西别带多,少买!少买!”尽管老师打足“预防针”,但孩子们恨不得装回整座城。话,终究没听。
本学期最后一次生活用品集体采购走进“塘沽金街”。孩子们捡实惠的买,一包装不下就再来一个包,“快递不到家,购物不太方便。”“让爸妈用上大都市产品。”德吉措和扎西卓玛解释“爆买”原因。
时光拽回到2018年9月21日,继天津市第一百中学承担对口支援异地教学任务后,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也敞开怀抱──黄南异地高中班开班。
天还没亮,校门前,路灯的光扑在大巴车玻璃上,周遭明晃晃。5时许,德育处赵宏博、尹红健、张树军带车出发。
上午,北京西站,三位老师翘首以盼。“出来了!出来了!”尹红健话音落下,40名河南县学生和班主任夏午才旦等人走出站口。
学校已备好“见面礼”:午餐后,回到带独立浴室的四人宿舍,来自高原的少年一时“醉氧”,从天亮睡到天黑,又从天黑睡到了天亮。
……
日历翻至2019年1月12日。
张树军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短短的110多天,感悟太多太多。上午岁末成绩总结会上,高一七班(黄南班)全体同学交出一份令家长和老师满意的成绩单……
那天,寒假开始,孩子们返青前捧出一本日历,里面的照片记录了学校、街道、社会组织帮助黄南班的点滴,封面是“班徽”:蓝天铺底,一只雄鹰展翅欲飞……
挂职交流 从“骑狼上班”说开去
返青前夕,黄南州副州长叶忠措接受记者采访,她在滨海新区挂职副区长已满10个月。
叶忠措讲了两件事。
一件是“孩子的真话”。有一天,叶忠措去探望黄南班学生。参观教室、宿舍和食堂后,她和“小不点儿们”有段对话:
“想不想家?”“不想!”
“这说明你们非常适应?”“非常适应!”“很好!”
……
“孩子的话最直白真实。”叶忠措表示,出路出路,出来就有路;困难困难,困住就会难。要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穷根,就要在教育上下功夫。新区像考虑自家孩子一样考虑黄南孩子,带他们跨出了“历史性一步”。
另一件是“骑狼上班”。多年前,叶忠措和几位藏族干部到其他省份挂职,双方互不了解,聊天多半问句:“您平时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去上学”“怎么去上班”……被问急了,一位年轻同志撂下一句:“我们,骑着狼去上学,骑着狼去上班。”本是句玩笑话,但对方当了真,“嚯,他们骑狼上班!”
在天津,叶忠措从未遭遇“骑狼上班”式交流,“和之前挂职最大区别,就是在这儿没感到生疏,大家像一家人。”
朋友越走越近,亲戚越走越亲。
随着干部双向交流挂职成常态,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新区干部群众对黄南有了更多了解,知道同仁县“家家户户设画院”、河南县“牦牛喝矿泉水长大”……黄南干部群众则从新区开发开放中感受到国力强盛,携手奔小康的心气更足。
黄南干部朝东飞,天津干部向西行。
2016年,挂职援青接力棒交到刘庆纪手上。他现任天津市合作交流办一级巡视员、副主任,援青前方工作指挥部指挥,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领队,挂职黄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到黄南前,他在滨海新区任职。刘庆纪职务不少,挑的担子多,但援青干部最认“两长”:指挥长、兄长。
这几天,气温低加上缺氧,有同志感冒,有同志失眠,年纪稍长的刘庆纪忙不迭嘱咐:“天儿冷,空气稀薄了,氧气少了,多穿点儿……”
队员有话也爱和兄长说,有好吃的最先想起老大哥。在黄南,大家拧成一股绳,依靠“大后方”强力支持,在前两批援青干部帮扶工作基础上又促成不少合作:这边医院“喊渴”,那边积极推动健康帮扶项目进入;这边技术人员不足、科普条件受限,那边计划外投入1.8亿元建职校,投入8500万元建科技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迈步新时代,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刘庆纪说,集合民族地区大家庭智慧,借助“东部亲戚”天津帮扶,黄南和大家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