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光委员: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

发布时间: 2019-02-11 09:00:28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济光 | 责任编辑: 胡俊

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2019年要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通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赢得发展新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仍然来自于供给侧、结构性方面。因此,只有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8个字上下功夫,才能在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更加卓有成效,才能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更加动力饱满,才能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方面更加富有韧性。

第一,加强宏观政策的协同性和统一性。综合考虑东、中、西部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导向,尽快出台推进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可操作性政策措施,设计好加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产业政策之间协调统一的政策体系。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宏观政策落地的责任分解,建立相应的工作督查机制。

第二,形成政策实施过程的平滑机制。在国家出台各类政策特别是限制性、管制型政策时,要合理制定并柔性实施平稳过渡政策,避免出现“断崖式”结果。比如对政府购买服务融资的清理,可设置合理的过渡期,通过发行平台企业过渡转型专项债券、专项贷款等产品,帮助平台公司做好转型接续,确保其顺利实施清产核资、隔断政府信用、资源盘活变现等转型准备工作,实现后续健康发展。

第三,合理处置宏观调控政策的分类管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应当实行差别化政策,以“控总额”而不是“限通道”的方式管控地方政府债务,根据地方政府债务管控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等级,对于管控较好的地区给予一定自主权,允许在一定区间内自我调节信用额度和债务,避免地方投资出现大幅下滑。对扶贫、社会事业等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行业,实行差别化的债务管控政策。

第四,重视发挥好政策性金融的润滑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极强的社会工程,要注意发挥政策性银行在贯彻政策意图、平滑市场波动方面的独特作用,尤其要赋予其一定的分类支持政策,比如:成本补贴、信用结构适度宽松、政策性信贷投放机制的公开透明等等。在实体经济政策设计方面,行业上采取由政策性银行创新批发贷款模式向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生态环保等需要重点扶持的行业倾斜,区域上对落后地区、建设任务重的区域放宽标准、适度补贴。

第五,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税费成本。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税负。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所有行业税负实现只减不增。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对增值税税率结构实行简并调整。二是要加快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重点是取消或停征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大力压减地方收费项目,取消、停征或调整地方性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要清理规范经营服务性收费,降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服务费和其他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交易服务费,取消造价信息服务费,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此外,还要扎实开展涉企收费监督检查工作,健全完善涉企收费政策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用能成本。

第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部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各级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流转,有效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深化“多证合一”的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提升注册便利化水平;大力促进民间投资,最大限度缩减核准范围,支持民间投资进入社会事业领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探索建立鼓励创新的审慎监管方式,区别对待主观故意犯错和改革创新试错,为企业家大胆改革、放手创新免除后顾之忧。

(作者王济光系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