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云南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界别联组会上,云南省政协委员刘军的发言受到了省长阮成发的高度评价。作为长期从事农业产业方面的企业家,刘军最关注的就是品牌建设。
2018年,刘军就各地产业发展中的品牌建设问题作了深入调研。
刘军以油料种植为例介绍,全省129个县(市、区)都在做、都不强,产量、质量、管理跟不上,品牌没有形成,种也难,卖更难,日子还是那么困难。就拿澜沧县的一个乡发展河荒坝来说,从2016年开始种优质稻,叫云粳37。2016年产量200公斤/亩,2017年100多公斤/亩,2018年80多公斤/亩,因为管理和品质问题,2016年、2017年的基本上卖不出去,留在家里自己吃了。2018年合作社收了约100吨的稻谷。他去年10月份下去的时候,合作社的负责人说不敢加工,因为卖不出去,合作社三年没有分过红。
刘军说,还有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里的刺竹笋非常好,来到昆明能卖到20元一公斤,人家上门收购两、三元一公斤,因为农民找不到销售的渠道。这样的情况云南乡下很多地方都存在。
对此,刘军建议,一县一业需要标准化、加工集中化,形成区域性的小规模化。要打造区域性的公共农产品品牌,比如云油、云果、云菜、云茶等,产品达标了,检验合格了,就可以用政府背书的公共品牌,一个区域一个类别的农产品可以共同使用一个标准下的共同品牌。
刘军认为,云南山好、水好、食材好,但缺标准、缺规范,做成产品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认证,做市场做品牌就成为难事。比如澜沧荒坝有个小米厂,但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没有SC证书,小范围小区域卖可以,但要卖出省外就难了,因为去到省外连门坎都进不去。建议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