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市政协全会科协、教育界别小组讨论碰撞的火花

发布时间: 2019-01-29 09:1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王静

1月16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小组讨论正在进行。第十六组是科协界和教育界委员“混编”的小组,谈教育的委员和谈科技的委员相互碰撞,会出现怎样的火花?

“在座的委员既然有来自高校,也有在科技创新前沿,咱们来探讨一个都相关的问题,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什么那么难?”原本正“各说各的”现场,突然有委员“蹦出”这么一句,立刻得到大家的应和。

季节委员拿起话筒,“真正的创新不一定在高校,高校发明专利是不少,但真正有用的不一定多,因为高校的体制是不支撑创新与转化的。”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校老师做科研在行,做转化可能不一定有优势。”柳贡慧委员插了一句。

季节委员对“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句话非常有感触,她接着说,高校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专利转化时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知识产权产业化,让高校老师有精力继续科研基础工作。

讨论讨论,有认同,也有不同。

柳学信委员就有不同意见,他说,不是高校没有科研转化的能力和优势,而是没有土壤。“有一些事情应该放手让主体去做,落到科技创新上,高校受到的各种束缚太多了,被捆住了成果转化的手脚。”

在这些“束缚”中,穆德远委员感受最深的是“被侵权”:我们写的著作,有的还没出版就被盗版。我一本写了10年的书,出版社最高售价1000元,但在淘宝上最低20多块钱就买到了,“所以我这次的提案就是关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

说到侵权,霍建新委员笑言,自己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从纯科研的角度我可能不算一个教授,因为我没有任何一个专利和产权。”

霍建新来自体育大学,他关注到一些“怪现状”,“现在的教授都在做一些脱离实际的研究,这样的研究只是为了‘成绩’而不是为了实践转化。”作为一名喜欢体育的委员,霍建新认为体育产业就一定是以实践可操作为前提的,要探索把运动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大家都参与到运动中去,强身健体。

“在教育和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或许短时间内很难解决,但我们政协委员可以年年关注,坚持下来肯定能见到成效。”郑文堂委员的“总结”是委员们的共识,而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政协人”这些年围绕热点难点一直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