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王德辉:医者仁心暖

发布时间: 2019-01-09 17:58 | 来源: 联合时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耿鑫

原标题:医者仁心暖——记市政协委员王德辉

WDCM上传图片

王德辉(右一)的颅底外科团队

一位肿瘤患者坐上诊椅,王德辉教授把细长的内镜伸进他鼻子里:“放松,张嘴呼吸。”内镜把鼻内部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干干净净,没有复发。”内镜一撤出,患者打了几个惊天动地的喷嚏,王教授递上两张纸巾,拍拍他的肩膀,斩钉截铁地说:“很好,没事!”患者跳下椅子,高高兴兴走了。整个过程仅一分钟,却能让患者开心半年,就诊时间与满意度,在这里似乎并没成为矛盾。

这是王德辉的诊室,他是我国著名的鼻科专家,也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副院长。该院耳鼻喉科的年门诊量近百万人次,王教授的诊室是中国最忙碌的鼻科门诊之一。

协作攻克颅底外科“珠峰”

颅底手术对医生个人技术和团队综合能力来说都是巨大挑战,代表了耳鼻喉科的最高水平。王德辉也是著名的鼻颅底肿瘤医生。王教授在中国率先建立了“双飞行员”模式的颅底外科团队,打造了中国的“匹兹堡”(全球颅底肿瘤中心的“圣地”),以便有一天“中国人在鼻颅底这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005年,鼻科作为三级学科从医院的耳鼻喉科中独立出来之后,王德辉开始担任科室主任。“以前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常常各自独立手术,需要两次大手术才能完成颅底肿瘤切除。”王教授说,他们虽然一直很努力做颅底肿瘤切除手术,手术效果也还算满意,但总是感觉还有欠缺。直到他去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习,这里的模式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耳鼻喉科和神经外科协作的多学科团队模式,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安全性,提高了疗效,还开拓了很多新术式。

王德辉回到上海,开始寻找“志同道合”并肩作战的搭档。他和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赵卫东医生合作几次后觉得非常投缘,而且同样对未知的禁区很感兴趣,于是向赵医生发出邀请。在神经外科医生的“助攻”下,整个鼻科团队如虎添翼,扩大了手术范围,完成了过去无法完成的手术。“我们从鼻子往里做,到了颅底最复杂的区域,赵卫东医生加入进来。就像飞机是双驾驶员一样,两个人一起开,复杂的手术互相帮助,双方的难度都大大降低,还得心应手。”王德辉说。

多个学科的无缝协作,医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医院鼻科2017年一年便完成了颅底肿瘤500多台,其中一半多出自王德辉之手。“我不是在门诊,就是在手术室,要么就是从门诊去手术室的路上。”他笑着说。虽然是副院长,但他在手术上投入的时间非常之多,每周仅高难度的颅底肿瘤手术就有六七台。同事笑称他是“铁人”,而且“手术动作快、讲话快、节奏也快”。

“如今已到了衣食无忧的年龄,应该潜心做点事,做大手术其实是一分钱不挣的,但我愿意花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王德辉说。

多学科协作将是未来颅底外科的发展方向,王德辉说:“我们现在的突破很快,希望用5到10年的时间就建成中国的‘匹兹堡’。当然,我们目前与国际顶级水平仍有差距,必须要加强操练。”

“做过的最美好的事之一”

2004年,王德辉还是一名年轻医生,正在值班,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来找医生救命。女孩喉咙里长满了乳头状瘤,人又瘦又小,几乎全部力气都用在了喘气上。

乳头状瘤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极讨厌的是切了还会长,几乎每二三个月就要切一次。如今瘤子又长满了孩子的气管,而且往下快长进肺里了。气管堵得只剩下一条小缝,孩子就靠这条小缝艰难地呼吸着。

王德辉评估了手术难度,喉管太长,只能先从嘴里进去切上半部分,然后从气管插管的口子进去做下半部分。风险很大,不仅很难切干净,且容易伤到气管,最大风险是一旦血进入气管里,会导致呛死。家属一听几近绝望:“算了,我们放弃吧。”

让孩子就这样去等死?王德辉实在不忍心,要尽一切努力来帮助她。他想到了鼻科常用的电动切割系统,一边切一边吸走切下来的组织和血液,就不会掉进气管,查找文献后发现这个方法在国外真的可行。找到相应工具后,他很坦诚地告诉女孩父母,中国没有人这么做过,只是在外国文献上看到过,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这样一说,女孩父母愿意冒这个险。

“做手术的时候真是捏一把汗,尤其是切下半部分时,要把气管插管拔掉,暂停孩子的供氧,用动力系统切二三分钟,再插上气管让她呼吸一下,然后拔管再切,就这样切切停停。麻醉医生压力非常大,术前和家属交待得很清楚,女孩可能会因此下不了手术台。”王德辉回忆说。

手术终于成功了,女孩气管里的肿瘤基本切干净,恢复了正常呼吸。隔了一个多月,女孩又来做了一次,之后基本没再来了,因为乳头状瘤有自限性,到了一定年龄后就会自愈了。十几年过去了,女孩长大结婚生子,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是我一生中做过的最美好的事之一。”王德辉说。

给患者阳光般的温暖

门诊时,一只左眼盖着纱布的患者坐上诊椅,王德辉刚准备揭开纱布,突然停了下来,侧过脸对站在一旁的笔者低声说:“别看,你会害怕的。”原来这名患者的一只眼球因肿瘤而摘除了,纱布下只有一个空洞。

医生的细腻尽显。

而更多的时候,王德辉给人感受到的是东北人的豪爽:时常像哥们儿一样拍一下患者肩膀,说“很好”“没事”。话不多,却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这种坚定的信心比任何手术和药物都更“治愈”。所以,诊室虽然狭窄拥挤,但诊室里的空气却很轻松,一上午70多个号,2/3都是复杂的肿瘤患者,在有序的接诊流程中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一名患者鼻窦里发现了一个囊肿,王德辉判断是良性的,建议做手术切除。家属很焦虑,反反复复问“是良性的吧”?甚至在助理那里登记排手术时,还探过头来问一句。王德辉笑着说:“这是你问第五遍了,病人这么多,万一我对错号了,说成恶性的,你就该吓死了。不能多问,问多了把我也整懵了。”家属被逗笑了,终于放下心来。

王德辉的幽默,让焦虑的患者立刻放松下来,更让患者受用的是,他给每个等待手术的患者都留了个“后门”:“你先去排队,如果觉得时间能等,就排着;如果觉得等的时间太长,想早点做上,就再回来找我。”瞬间让人有一种“被特殊照顾”的安心,然后都高高兴兴地去登记排队手术了。即便是有病人最后真的回来找他“插队”,他也有办法解决。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心中有数,一方面病床周转很快,另一方面总有一些排到号但不来的病人,这些都能提供应急的方便。

但有一些难题,是医生无法解决的。

门诊来了一名眼部包着纱布的年轻患者,纱布下溃烂脓血已浸透出来。他患的是鼻腔粘膜部位的黑色素瘤,两年前,王德辉给他切除了鼻腔内的病灶,之后一直在肿瘤内科进行治疗。各种治疗都用过了,但病情依然在恶化。几个月前,他在别的医院摘除了被“恶黑”侵犯的左眼,然而没多久,瘤子又填满了眼部。带着最后的挣扎,他又来找王德辉,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已回天乏术。

王德辉耐心地对他交待完病情,然后安排学生去隔壁的治疗室帮他处理溃烂的伤口。随后,王德辉还是有点不放心,也跟了过去,接过酒精药棉亲自处理。他边处理边说:“我知道你很努力,尽了全力了,家人也都尽了全力,但有些东西是我们现在无法改变的……”然后给患者包上了一块纱布,让他体面地走出诊室。

患者离开后,王德辉对笔者说:“他心里很明白,生命已经是倒数了。‘恶黑’挺残酷的,病人脑子清清楚楚,眼睁睁看着瘤子在身体表面疯长却无能为力,生命就这样一点点被侵蚀掉。”

在疾病面前,医学有局限,常常无计可施。但是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状况,当别人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医生至少还能帮人清理一下伤口,更换一块纱布,甚至只是几句宽心的话或一个笑脸,“他们都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阳光,心情会好上很长时间,人是情感动物啊”。

王德辉说:“当医生我很踏实,因为我从没有害过人,都是在帮助人,最坏的可能只是没帮好或者没帮上大忙而已。”

美国霍普金斯医院儿童神经外科主任Dr.AlanCohen说过:“好医生需要具备3个H:Humility(谦卑),Humanity(人性)andHumor(幽默)。技术可以治疗疾病,但只有人性才能治愈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