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坦:筑起祖国“海防长城”

发布时间: 2019-01-09 09:5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耿鑫

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海域监控面积的全覆盖提供技术手段;40年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

199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他就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刘永坦。

倾情对海远程探测:

给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中国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刘永坦出生于1936年,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40年来,他领导和培育的创新团队致力于对海远程探测技术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领跑”世界,成功实现了对海新体制雷达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面自主创新,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大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坦面向国家海防战略重大需求,开创了我国对海新体制探测技术研究领域。

由于波段的特殊性,常规理论无法支撑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刘永坦带领团队,系统突破了传播激励、海杂波背景目标检测、远距离探测信号及系统模型设计等基础理论,创建了完备的新体制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攻克了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对海新体制实验雷达,首次完成了我国对海面舰船目标的远距离探测实验,并建成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技术的重大突破。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那时,身边很多人劝他“功成名就、见好就收”,但刘永坦却说:“这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科研成果如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就如同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中看不中用。“一定要让新体制雷达走出实验室,走向海洋。”

随后的十余年里,从实验场转战到实际应用场,他带领团队进行了更为艰辛的磨炼。由于国际上没有完备的理论,很多技术难点亟待填补,再加上各个场域环境差异巨大,新体制雷达的“落地之旅”格外艰难。

“解决不了抗干扰问题,雷达就没有生命。”刘永坦说,各种各样的广播电台、短波电台、渔船,发出强大的电磁干扰是最大的难题。设计—试验—失败—总结—再试验……他带领团队进行上千次调整,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2011年,刘永坦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这项完全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于2015年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依靠传统雷达,我国海域可监控可预警范围不足20%,有了新体制雷达,则实现了全覆盖。”刘永坦说,给祖国的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国防才能更安全。

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自“十五”以来,刘永坦还规划实施了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了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构建由近海到深远海的多层次探测网、实现广表海域探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刘永坦在祖国北疆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培养了两院院士、大学校长、项目总师和一大批国防科技英才。刘永坦为人师表,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发展对海探测技术、筑起我国“海防长城”贡献着力量。

建言教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刘永坦把对教育的思考投向全社会。他认为,受社会上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想的影响,学生从小就课业繁重,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会造成很大禁锢。他建议在实际课程教学目标中,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改进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等;重视人格、性格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他重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次强调:“当今世界知识爆炸,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特点,学会学习,要在学习中加强创造性,努力夯实文化基础,刻苦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避免学生偏科、知识结构单一,在2010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刘永坦还表示,不赞成高中文理分科。近年来,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渐成趋势,教育部推行高考改革,实施“3+3”模式,都是在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主要是打基础,提升综合素质,这和刘永坦的建言不谋而合。

同样是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刘永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谈到企业投身产学研积极性不高影响科技创新的问题。他说:“很多中小企业用于产学研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规定要拿出多少比例的经费用于科研,我觉得企业在这方面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要有积极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比如在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经费投入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目标定得越高,推动起来就越有利。”

刘永坦认为,知识产权也是影响企业产学研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高校、科研院所也知道这个问题,在与企业合作中,企业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高校、科研院所‘不放权’,协商不成,产学研的结合也就无从谈起。”刘永坦建议,企业应与高校、科研院所坦诚交流,探讨灵活的合作机制,协调好利益分配问题,劲往一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