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央召开重点调研成果落实会 关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 2019-01-08 10:54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座谈会现场

中国网北京1月8日讯 致公党中央消息,3日上午,致公党中央召开“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调研成果落实会。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主席蒋作君出席会议,副主席曹鸿鸣主持会议。

万钢主席讲话。

万钢首先对各位专家和有关部门同志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开展的重点调研体现了政治协商、调查研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整个过程,对重点调研成果进行追踪是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监督的一部分,要对好的进行宣传、难的进行研究、需要做的进行推动。

万钢强调,要重点关注研究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建设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暖湿化趋势下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功能的可持续性。要继续跟踪关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难点,一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后,关键要摸清家底,用底线思维考虑工程安全、农牧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问题;二是建立跨部门的综合预警系统,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的资源打通共享;三是关注植树造林和绿色覆盖,发挥其预防自然灾害、产生经济效益的作用,要选择最适应的树种、最简单的防护设施,降低植树造林的成本;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之间要做好衔接配合;五是做好科学普及,不断提升老百姓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

蒋作君指出,青藏高原科考是跨部门、多学科的,我们的调研过程和提出的建议也是跨部门、多学科的。要利用气象预报、遥感技术等手段对堰塞湖多发地段进行动态监测;要关注冰川融化后原来在冰川内的微生物经过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发生基因变异对人类致病的情况;要采取适当防寒措施保护那曲种的树木越冬;要重视全球变暖后中华水塔的可持续性问题,冰川相当于“水塔”,雪山相当于“水缸”,雨水相当于“水桶”,要避免落入只依靠雨水作为水源的境地。

曹鸿鸣介绍了“加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调研的过程,指出调研成果获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并得到有关部门重点办理,要求参政议政部按照万钢主席指示持续追踪青藏高原调研成果落实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专家徐祥德,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安宝晟,亿利集团首席科学家蔡满堂等专家学者;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任献光,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邓小明,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副司长雷德容,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桢,西藏那曲市副市长鲍栋,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四处处长张衍前,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处处长袁佳双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参政议政部部长王启平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