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委员的艺术之路:坚持是实现梦想的捷径

发布时间: 2019-01-02 08:52:0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静

很多观众对演员冯远征不会陌生,他塑造的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是如何走上演员之路的?他对艺术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又是如何塑造角色进行艺术创作的?

本期讲坛邀请冯远征委员讲述他的从艺之路。此次讲坛是冯远征委员近期在中国戏曲学院“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级思政课上为学生们做的演讲,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主讲人简介

冯远征,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89年应邀赴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主攻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1991年回国,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2013年受聘北京电影学院特约教授,担任摄影系2012级表演课主任教员,结业表演话剧《哈姆雷特》;2014年第一学期担任2013级MFA艺术研究生班戏剧表演主任教员,并导演《足球俱乐部》和《等待戈多》两部话剧;同年11月担任电影学院摄影系2012本科及研究生表演课主任教员,执导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代表作品有:话剧《茶馆》《足球俱乐部》《知己》《玩家》《司马迁》等;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老农民》等;电影《非诚勿扰》等。

梦想之路多坎坷

如果说1985年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我艺术生涯的开端,那么,我想在我的艺术之路开始以前的学业和运动员生涯,为我的从艺道路做了很多铺垫。

1978年,还在读初中的我进入了北京业余跳伞队,梦想成为一名专业的跳伞运动员。一直到1981年我高中毕业的4年间,我每周都要去跳伞塔练习,也多次参加全国的业余跳伞比赛。

随着自己对跳伞的坚持,并信心满满地有希望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的时候,我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为了参加全国的跳伞比赛进入专业队,而放弃高考。在高中毕业考试结束,就背着行李进入集训队,开始了跳伞集训生活,一直到当年的8月份参加全国比赛。然而,就在全国比赛结束之后,专业队的教练告诉我因为太瘦的体格,参加不了专业运动员考试的时候,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再加上,因为当年放弃高考,再要重回高考的时候,又被告知由于参加考试人多而没有资格。因此,我茫然了。

在家待业的光景,我每天坚持看书,后来在哥哥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做拉链的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门缓缓打开,国外一些流行的东西开始陆续进入国内,牛仔裤就是当时流行的服饰。做牛仔裤需要拉链,所以我的工作可以说也算是一份流行的工作。在拉链厂的一年,我结识了几位文艺爱好者,他们喜欢文艺,喜欢表演,也时常拉着我和他们一起讨论,我深深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也是因为他们,把我带进了艺术的世界,带入了表演的行业。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和他们一起去参加业余文艺培训班的情景。那时,跟他们一起去报名,一起参加培训;报名费很便宜,30块钱学三个月,一周学两次。到了培训班之后,我才发现,表演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一扇进入艺术世界、心灵世界、能和自己对话的窗,我一下子被吸引了,就像学跳伞一样。

中学时代的我,虽然成绩很好、表现不错,但不爱说话,是一个内向的人,可是跳伞这项运动改变了我,它让我把内心最渴望的东西释放出来了,比如坚持、勇气、专注,它打开了我的一扇窗。

表演的这扇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不同于跳伞的世界。所以一经打开,便喜欢上了。从那时候起,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演员。

然而,我开始学表演的时候,“打击”接踵而来。在那个年代,要想成为一名演员,是要靠“颜值”的。虽然后来,我到联邦德国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戏剧系进修戏剧表演的时候,主攻的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认为,任何人只要智商没问题,都可能成为优秀的演员。由于我那时很瘦,所以几乎所有教表演的老师都认为我的“形象”不好,这让我一度感到自卑,唯一让我有信心的是我的作品构思和对表演理论知识的理解。虽然是业余学表演,但我都认真对待。它的每次汇报演出,哪怕是一次小品构思我都会竭尽全力。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过程可能有些波折,但我依然要感谢它。没有这段经历,没有这些最初对自我的认知,对艺术的实践,对人生的思考,也就不能让我对艺术、对表演有着更深刻的爱和更深厚的领悟,也就不能成就如今的我。

因此,我一直认为,人是要有梦想的,梦想是现实的,为梦想而努力是幸福的;人还要有理想,理想是人追求的目标,甚至是终极目标。就如我当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演员,我不断地坚持,努力积极地去做,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磨难,实现了这个梦想;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这也是我的终极艺术目标,所以我还在这条路上不断坚持,不断磨炼,继续提升自身艺术造诣,继续创作好作品,继续学习艺术理论,继续全面丰富自己。这条路纵使再难,只要坚持,就会让梦想之树、理想之花收获丰硕的果实。

艺术开启新天地

从1981年底开始到1984年,虽然一直都没有进入专业院校学习表演,但在这几年中,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几位恩师,在表演的路上给予点拨,给予信心,给予力量,更坚定了我走表演这条路的决心。

当时,在拉链厂实习一年期满正式转正的时候,我有些犹豫,因为喜欢表演,想从事表演行业,于是,思考再三,毅然放弃了那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一心一意地去学习表演。可是,我知道所有的老师因为外形条件而不太看好我,但天无绝人之路,这条路不“绝”,一是自己的坚持,二是因为坚持而幸运地遇到了几位恩师,其中两位便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老师钮心慈和声乐老师宋世珍。

还记得那时候,虽然我对表演怀着一腔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但因为不被看好而自卑的时候,我的跳伞队教练跟我说要学表演就去找他姐姐,谁知道他姐姐便是钮心慈老师。我跟钮老师说,我不行,干不了。她就鼓励我,说我条件挺好的,很有自己的个性,学表演当演员不一定都要形象好才行。

在中央戏剧学院还结识了教声乐的宋世珍老师,在跟她免费学习两年后最心灰意冷的时候,我告诉宋老师,说可能我真的干不了这一行,她便对我说:“我教了你这么长时间,你要放弃吗?”我无言以对。因为除了免费跟她学习、没出一点成绩心里愧疚外,还有就是在生活中,她也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跟她说要放弃,她就教育我:“一个人要有追求,你可能干不成演员,但学了这一样就要学好。你回去好好想想,三天之后你告诉我,如果决定不学那就不要再来了;如果决定继续学,那你就再来。”就是在这样的时刻,两位老师的话激励了我。三天之后,我对宋老师说,我要继续学!

1984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想要在表演上进行专业学习。然而,这一场考试不但经历一些波折,也悄悄为我的艺术之路开启了一扇大门。

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去北京电影学院考试的场景。在大家推测谁能过初试、复试、三试的时候,那时的我依然是不被列入通过名单之中的人,但一想到有老师们的鼓励,我信心满满。在顺利通过初试后,就期待着复试了。参加复试的时候,我坐在后排的一个角落里,当老师喊我的时候,我却没听见。最后才知道,老师喊我的意思是让我等下一组第一个考。我一想,上一组我排最后一个比较沾光,如果是下一组考的话,就是第一个。我们考试的人都不想第一个,因为感觉比较吃亏。但没办法,老师说上一组叫完了,只能等休息后的下一组。一个小时后,我第一个进去复试。进去后,老师介绍了一下考场规则,我就开始了。复试的科目有四项:朗诵、声乐、形体和小品。我朗诵的是一首叙事诗,准备得很充分,诗也很拿手,朗诵得声泪俱下的时候,一个老师喊了停,我说我还没朗诵完,老师说可以了。等到考声乐项的时候,我唱了一首《驼铃》,“送战友,踏征程……”越唱心里越难受,等到唱副歌的时候,我就停了下来。老师们就问我,怎么不唱了?我小声说了一句,我不想唱了。老师们说,你可以唱上去,唱一个高音听听,我就说我不想唱了。老师们也感到有些无奈,只好作罢。形体项,我展示了一套广播体操,老师们就让我下去了。在我旁边坐的是2号的一名女生,等她前三项考试完后,老师们就让我跟她一起表演小品,小品名叫《重逢》,时间、地点、人物关系让我们自己思考,自己表演,第三个考生复试完我们就上场。时间很紧,在我们讨论怎么设定场景、情境的时候,我灵光一现,想到我之前看的很多关于知青的书,就跟她建议我们可以表演一个知青返城的故事。那个小品听说反响很好,很多考生都隔着门缝看,我更有了信心。复试结束,突然有一位老师找到我,我看着她面熟,感觉像面试中的一个老师,还没细想,她就问我有多高多重,我一一回答,她说她正筹备一个电影叫《远乡》,缺一个男主角,想让我试试。我答应了。试戏那天正好是我的三试,在考试的同时还要去剧组试戏,从穿时装试戏,到穿服装试戏,再到摄像机前试戏,还要照剧本试,胶片试,一关关过下来,最终选中了我演这部戏,如今这部戏叫做《青春祭》。

这位导演就是我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张暖忻。也许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让我与张暖忻导演相遇。早在业余学习表演的时候,跟同学们说,我的梦想是跟张暖忻导演合作,演她的电影,哪怕戏份不多也行。没想到,在当时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几年后就实现了,而且这种缘分就来自于她拍的一部关于体育方面的电影《沙鸥》。《沙鸥》讲的是中国女排精神,影片中有很多情节跟我的经历有几分相像,所以这种情结深烙心中。

直到今天,我都坚信,只要有做成一件事的决心,只要相信自己有悟性有能力,只要自己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成。如果没有之前的积累,没有老师的鼓励,没有坚持下去,可能这条路我会走得更加艰难。

艺术为我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它让我懂得坚持的意义,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重要,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内涵。在新时代,我们的物质条件足够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足够多元,利用好条件,努力打造自身,才能在未来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在我所在的单位———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负责演艺队的工作,现在每年都会让我们的青年演员阅读一些经典剧本,一来增加阅读量,开阔他们的视野;二来通过阅读经典,提升他们对艺术的感悟力和鉴赏力,以助于他们对角色的把握和塑造。对演员来说如此,对于其他艺术专业的学生也应如此。阅读经典名著、朗读经典剧作应该成为日常必修课,这与平时的练功同等重要,它也是实现梦想和理想的必要条件。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会有大收获。

坚持才能到彼岸

1985年,我考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北京人艺有很多好演员,也有很多艺术家,他们就是一步步靠着坚持,靠着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走过来的。初入艺术殿堂,追寻着艺术家们的脚步,我开始思考该如何给自己定位,给自己的梦想定位,给自己的理想定位。我想,首先要务实。务实就是要认清自己的优长,审视自身的能力,有的放矢,努力才能出成果。其次要脚踏实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使步伐沉稳矫健。最后就是坚持。只有坚持,才能触摸梦想;只有坚持,才能拥抱理想。

说到创作,我想安嘉和这一角色,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在接到这一角色的时候,我知道这可能是在中国电影、中国电视剧史上难得的一个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带有时代的印记,更有现实的意义。但是真正拿到剧本、分析人物的时候,我便没有了信心,因为根本没有任何体验,更想象不出来这样一个人物怎样去诠释,要如何去塑造他,并让观众看到这部剧的现实意义呢?就在我苦思冥想的时候,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出现在脑海中——给妇女热线打电话。接电话的人就百般教育我,还给我举一些实例来感化我,甚至我听完之后都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还告诉我一些数据,让我听得毛骨悚然,但也让我坚定了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这只是对安嘉和行为上塑造,那他的心理呢?这是最关键的。人物塑造,最重要的是人物灵魂的塑造,外部动作和行为也是人物心理的外化,也是为人物内心世界服务的。在安嘉和的心中,他对老婆的“爱”是他近乎疯狂行为的根源。所以,当你对角色有了这样的定位以后,他一切的行为表现都为此服务,也都顺理成章。因而,角色定位在剧作人物分析和塑造时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独有偶,我在电影《非常勿扰》中饰演的艾茉莉,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角色。那时候,经常会有人问我,这个角色是不是特别难演?我说不难演。其实对于很多学习表演的学生来说,都上过一个叫观察生活练习的课。在北京人艺学院班学习的时候,我的老师林连昆就是这个课的老师。有一次,在上观察生活练习课的时候,因为犯了一次懒,第二天这节课的作业就没有交上,怎么办呢?于是,我就和我的同学编了一个带有喜感的故事,在第二天的观察生活练习课上展示了一下。演的时候,同学和老师都笑了,我们俩也感觉很不错,坐等老师点评。等到最后,老师才点评我们的作业。老师说不但你们笑了,我也笑了。我们俩听后心里很得意,谁知后面老师的一句话,把我们俩的“得意”一下子打消了。他说:“编的吧?编得不错。明天交两个观察生活的作业,不要编的,交完作业再开其他课。”为了不耽误全班的课程教学,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编了,老老实实观察生活,认认真真感悟生活。这渐渐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所以,当拿到剧本、分析研究人物角色后,我就想到了“艾茉莉”这一类人,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当确定是这一类人,那就考虑怎么演,是一个翘着兰花指带有喜感夸张式的演,还是按现实生活中的去表现?最后确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去表现,于是就呈现出大家看到的这样一个形象。

角色的塑造,一是在于平时的生活积累,二是来源于演员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比如,《非常勿扰》中“艾茉莉”在小拇指画了个红指甲,红指甲是怎么表现的呢?在这个过程中,葛优说,你原来是单眼皮怎么成双的了?我用画了红指甲的小拇指指着双眼皮说“韩国做的”。观众看的时候可能并没注意到,但是我在表演的时候设计的所有细节都要展现出来。观众注没注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红指甲一定要在镜头里出现。不管观众看得见看不见,这个细节在我心里有,我一定要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增强演员表演的底气,还对演员塑造角色有很好的帮助。大约六七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不能一直用经验来演戏,不仅时间长会形成表演惯性,最重要的是会形成思维定式,于是从那时候起,一年到头,我都会重新梳理这一年的表演方式,把大家认为或者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一部分择出来,作为这一年的“成果”、下一年的“空缺”,第二年不会再使用,要重新开始。其实,每一次的重新开始都有一些痛苦,这种痛苦在于抛弃习惯后陷入的表演“死胡同”,如何突破重围,就需要重新获得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可能会产生新的方法。比如,知识分子的形象,每一个知识分子都会不同,说话方式、个人形象、人格修养等都需要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得来,最重要的是要在心理和身体上都要接纳它,这样才能在塑造角色、表现角色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因此,演员塑造人物,要学会打破自己固有的表演模式,重组新的表演方式,这是一个演员能够维持或延续自己艺术生命的方式,也是艺术创新的方法。所以,我说对于表演我一直在路上。

角色的塑造,有时候还是一瞬间的事。比如,我拿到剧本,通常读三四遍之后才会决定如何去做,最注重第一遍。因为我会客观地整体观览,我所接演的角色在整部戏中的地位、意义以及所处的位置,然后才会着重分析角色,准备三四套表演方法。就拿电影《建党伟业》来说,我饰演陈独秀。当我接到这一角色的时候,我读第一遍剧本的时候,剧本中的陈独秀给我的感觉是他在演讲的时候是一个热情激昂的状态。其实对于演讲这场戏,我设计了四套方案,第一套方案就是嘶吼式,因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不是一个领袖,面对一群激愤的学生,他要号召一群年轻人上街反抗,他一定比学生还激动,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热情。第二套方案是,受到电影《列宁在1918》的影响,一直对列宁循循善诱的演讲方式念念不忘,因此这一套方案便使用了这种具有说服力的表演方式,自己后来也感觉稍欠一些火候。第三套方案是嘶吼式和列宁式的结合。第四套方案设计成了一种文人式的演讲方式。在这四套方案中,让我坚定使用的是第一套嘶吼式的表演方法。最后,开拍过程中试演了一条就通过了。

角色的塑造,还在于人物基调的确定。这需要演员找准角色的状态,才能水到渠成完成角色一系列的行动。其实,表演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准确与否。这与人物的状态、人物的基调有关。只有深刻理解人物,才能塑造好角色。

我们喜欢一个角色,甚至会被角色牵着走,这就是角色的魅力,也是演员的幸福。我一直觉得,命运是神奇的。如果没有跳伞的经历,我可能还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如果我没有去拉链厂碰到一些文艺青年朋友把我带进这个行业中,我可能也无缘表演……这所有的经历,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精神财富,有时让人感慨命运,有时让人回忆过往,更加坚持今之选择,并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