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建中央调研组在阿里巴巴集团调研绿色环保包装材料使用情况。
2016年,有约292万平方公里森林1750多万棵大树,被制作成250万吨的纸箱,送往了千家万户。这期间,还需要消耗125万吨煤,2.5亿吨水。
没错,这就是两年前中国快递业纸箱消耗的自然资源。那一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还消耗了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约37亿个包装箱和3.3亿卷胶带。
2017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约消耗塑料快递袋达到80亿个,快递包装箱40亿个,需要消耗250万吨以上箱板纸。
2018年的数据还没出来,可以借助一个指标数据估算,某知名电商的2018年“双11”的交易额达到2135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26.93%。
因循着这个数据推算,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至少有2800万棵大树变成了我们的快递包裹,超过100亿个塑料快递袋、50亿个包装箱,52亿条编织袋、5.35亿卷胶带,严严实实地包裹着我们淘到的宝贝安全上门、顺利签收。
■2800万棵大树,好像同时在敲我家的门
“2800万棵大树,好像同时在敲我家的门。”这是记者与民建中央调研部工作人员演算过后,她不由自主带着冷气发出的感慨。
这一年,下班回家收快递,早上出门扔纸箱、塑料袋,几乎成了她每天的常规操作。你扔我扔大家扔,扔来扔去,扔出了这样一组骇人的数据。这一年,她也作为民建中央“切实采取措施,减少快递包装污染,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调研组的成员参加了在北京、深圳等地的调研。
这个专题调研组由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世杰带队。9月,专题组在北京召开座谈会,与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电商平台、物流包装企业的专家共商我国快递包装行业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并先后赴京东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调研座谈,了解企业在推广绿色包装、减少快递包装垃圾污染方面所做的工作。
10月,专题组赴广东深圳,实地考察了顺丰速运集团和万亿运营科技有限公司,并与政府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讨论如何给快递“增绿减负”。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李世杰坦言调研看到的情况让人感觉助推快递业绿色发展迫在眉睫。
现在,大中城市清运生活垃圾的增量90%以上是由快递包装带来的。胶带、塑料袋等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难以有效降解,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推高了资源环境的运维成本,减少快递包装污染成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重视污染防治的各个方面。
“中共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中,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貌似是一场小规模局部战斗,但这一战意义非同小可,看似小切口,实则大问题。”李世杰分析,快递垃圾污染是距离群众生活最近、人民感受最直接的问题,切实减少快递包装污染,对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问题持同样态度的还有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12月13日下午,他专门率队前往民建中央拜访,就减少快递包装污染、推进行业绿色发展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座谈,听取来自民主党派的“好点子”。
四天之后,马军胜又出席了汪洋主席主持的全国政协第二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这个会的主题同样是“推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政协和民主党派同时聚焦这个问题,马军胜感到的不是周转赴会的压力,他听到了很多好的建议,对于完善新近下发的《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大有裨益。
根据这份指南,规定了行业绿色包装工作的目标,即快递业绿色包装坚持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工作目标,加强与上下游协同,逐步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可以说,问题已经摆在各部门和各方面人士的面前,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凝聚各方共识、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调研组了解到,目前快递包装过度、加剧环境污染已经引起各方重视,政府、企业、消费者对这一问题都有切身感受,对于要减少快递包装污染基本形成共识。
■政府企业消费者达成绿色快递初步共识
有问题意识,有初步共识,问题就看到了解决的希望。
在政府层面,已有多项措施鼓励发展绿色包装。2016年制定《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第697号国务院令通过了《快递暂行条例》。
根据《快递暂行条例》,国家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装材料,实现包装材料的减量和再利用。
调研组深入到电商和快递企业,同样了解到企业层面也在不断探索通过改进技术,推动快递包裹采用绿色包装。
在京东集团,工作人员向调研组一行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生物降解包装袋,有了这种包装袋,2016年以来,京东的快递包裹累计减少碳排放10吨,同时,封箱胶带宽度降低15%并规范打包操作,每年减少使用胶带数亿米。
在阿里巴巴集团,调研组详细询问了旗下菜鸟网络发起的“菜鸟绿色联盟”和“绿动计划”。2017年,菜鸟电子面单覆盖约220亿包裹,帮助节省纸质运单200多亿张。
在深圳,调研组走进顺丰速运可持续包装解决方案服务中心,了解到2017年顺丰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塑料减少9万吨、纸用量减少3.5万吨的包装减量化成效。
“我们还在顺丰和万亿科技等企业了解到,目前正在推广的免胶纸、免内填充、折叠便捷、能循环使用50次的丰BOX包装箱,与租赁运营服务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快递包装绿色发展。”调研组成员孙敏奇说。
除了政府和企业,消费者也是推动这项工作的关键。
随着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升和消费品日益丰富,消费者在享受电子商务便利的同时,也必须处理大量快递包装垃圾,包装垃圾的增加也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不便,而生活垃圾的增加对居住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日益显现。
通过调研,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处长、民建中央能源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尚宝感受到消费者同样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意愿。“减少环境污染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客观需求,消费者愿意在保证商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过度包装、循环使用包装产品、加强包装垃圾的回收处理。”
这方面,同样让一些新兴企业看到了商机。一家叫做小黄狗的企业开发了“智能回收+支付收益”的模式,短时间就吸引超过47万社区居民参与,几个月时间里小黄狗累计回收废品2673吨。
■结合探索经验尽快制定绿色快递“新国标”
制定统一标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今,快递业绿色发展已成共识,但如何“绿”起来,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引领。
调研组了解到,目前电商、快递企业已经不约而同在快递包装上朝着减量化、循环化、替代化方向努力。
“各村都有高招,但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这种情况虽然有利于促进市场良性竞争,但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力、物力、智力、财力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调研组成员何琼分析,因缺少统一标准,难以形成从上游供应商到电商再到消费者之间的供应链体系内的包装减量和循环利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包装绿色、减量的问题。
调研组一路听到大量来自企业的诉求,希望国家出台统一标准,也都愿意为此提供助力。
事实上,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新版《快递封装用品》已经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但由于新国标是推荐标准,以引导和鼓励为主,推动效果不佳。“标准中缺少包装尺寸等具体要求,尚未考虑到可循环包装技术和应用标准,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存在标准体系不完整、标准水平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调研组认为,造成包装过度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防止物流运输的粗暴装卸和暴力分拣,物流公司作业流程也缺乏规范标准。
基于上述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民建中央建议,要积极推动市场了解《快递封装用品》新国标,尽快使用新国标。同时有关部门要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包装企业、快递物流企业、消费者对新国标的使用情况、意见建议。
“在追踪市场反馈的基础上,要总结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和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开展快递绿色包装应用试点工作的经验,对标国际,及时细化快递包装的产品标准,按照市场需求丰富各种品类、各种规格的包装标准,实施绿色包装产品认证。”调研组成员刘国海说。
此外,调研组还提出,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择机推出强制性标准。规范快递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避免野蛮装卸、暴力分拣,减少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风险。
■距离快递真正“绿”起来,还有这些工作要做
推动快递业绿色发展的路上,还有很多困惑和难题亟待破解。
企业在主动推广绿色包装、减量循环上不仅得不到额外优惠,还可能因包装不够精美而损失客户。同时,绿色包装推广的初期,需要庞大的成本投入,除去科技研发投入外,包装循环箱、生物降解快递袋等成本都远高于传统材料,企业将承担高昂的成本压力。
调研组了解到,京东集团仅生鲜品类使用可降解包装袋后,每年额外增加2000多万元成本。顺丰在“丰BOX”项目的预算投入2018年为0.55亿元,2019年为1.5亿元,2020年为3.5亿元;在全降解包装胶带方面的预算投入,2018年为1.6亿元,2020年将达到4亿元。
大规模的投入既需要企业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又需要企业始终经营良好,保持雄厚的资金实力,但是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尚处于“量大利薄”的阶段,较低的利润率不足以支撑绿色快递的研发和物料成本增长。
在与各家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交流之后,调研组做出研判,必须遵循新发展理念,通过政策扶持,引导鼓励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扶持采取绿色包装的快递物流企业。如在税收方面给予适度优惠,对包装减量、减排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贴。引导环保、科技类产业基金和风投基金关注和投资快递绿色包装领域。
“要大规模使用电子面单,设计生产更多适合不同商品需求的箱型,减少填充物的使用,推广可循环利用的环保快递箱,减少编织袋和传统包装材料的使用,更多使用瘦身胶带、可降解塑料袋,从源头实现减量、替代、可循环。”调研组建议。
推动任何一项事情,最关键的还在于人的意识。
尽管目前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整体意识有了很大提升,但具体到和快递包装相关的实际工作生活中,全社会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的公共意识和精神还有所欠缺———
不少商家为了保证商品运输的安全,包装层层叠叠,胶带缠了一圈又一圈,填充物塞了一块又一块,甚至有的商家只是为了“美观”和“气派”而过度包装。
快递员们主要依据快递包裹收发件数考核业绩,对于收件后主动回收包装的意识还要培养。
消费者往往很难抗拒精美包装的吸引,还是倾向于选择包装更复杂的商品,在丢弃包装垃圾时,纸箱一般能够进入相对完备的回收体系,其他包装材料基本只能焚烧或填埋。
此外,推广循环包装箱和保鲜箱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公民素质,几家快递物流企业都表示回收率低是目前最大的担忧。
这些忧虑,就像裹住绿色快递发展的裹脚布和绊脚石。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提高污染防治意识,营造提倡绿色包装的社会环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减少快递包装污染虽然只是环境保护的一小部分,却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调研组成员余渡元表示。
就如何加强全社会范围的绿色快递意识,调研组认为必须加强公众宣传和舆论引导。借助“618”“双11”“双12”等消费热点时段,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媒体、公共宣传栏等媒介,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宣传典型案例、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用真实鲜活的数字和例子使消费者了解快递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增加消费者对绿色包装效果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知。
此外,调研组还提出应当在中小学生中加强宣传教育,培育青少年从小形成环保观念,营造提倡绿色包装、唾弃包装浪费的社会环境,逐步使采用环保包装成为消费者自觉性和习惯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