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的报告和建议很有针对性。”
“这是高质量、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对我省环境污染防治很有价值。”
11月18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分别对省政协报送的《关于我省环境污染防治的意见和建议》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3个专题调研报告作出批示。王东峰明确要求“转化成工作举措,抓好落实”。许勤特别强调“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提出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的意见”,两天后再次批示“组织落实,形成工作举措,打好攻坚战,并再邀省政协委员检查指导”。
河北省政协的这套调研报告,历时8个月出炉,详细分析了全省大气、水、土壤污染成因,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对省委、省政府决策极具参考价值。
污染防治是中央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河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污染宣战,如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追根探源,才能对症下药。
今年1月3日举行的省委常委会议,给省政协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组织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专题调研,全面准确发现问题,强化监督落实,合力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刚刚到任河北的新一届省政协主席叶冬松意识到,“全面准确发现问题”,省委的要求体现出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调研,而是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民主监督的全过程。他强调,要按照省委要求,制定方案,做好协调、准备、组织、实施,并将“围绕环境污染防治开展重点调研”列入省政协党组工作要点和省政协2018年调研工作计划。
谋后而动。河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在制定具体调研方案前,除了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知识外,还赴省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河北调查总队等单位了解情况,邀请省发展和改革委、环保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和省政协常委、委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并于3月中旬组织省政协常委、委员和专家学者,对扬尘治理和农村冬季取暖工作进行了先期调研,在此基础上,经反复修改完善,调研方案形成。
污染是点、线、面相结合的复杂问题,仅靠省政协力量难以高质量完成调研。13个市级政协、9个县(市、区)政协和有关政府部门、民主党派及委员、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调研,成为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发动更大力量参与调研的重要尝试。省政协成立了由副主席葛会波、苏银增领衔的调研领导小组,组成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3个专题调研组,兵分三路,深入50余个市、县(市、区)开展调研。
为“全面准确发现问题”,调研从开始就强调突出“三个重点”,即:重点突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平均浓度不降反升的重点区域,重点突出散煤治理、扬尘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等重点问题,重点突出完善环境税征缴、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污染防治投融资方式等重点政策。同时,根据省政协党组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在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专题调研过程中,同步对全省农村地区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开展专项监督。
按照省委要求,调研组把协商民主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通过调研,深入了解省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推动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到位。通过协商讨论和民主监督深化调研成果,增进对中央和省委有关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召开民主协商会,让各方面畅所欲言,引导大家在交流交锋中深化认识,增进共识。通过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邀请政协委员、有关党派团体、党政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围绕对策建议进行论证,努力提高建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历时数月,各调研组共撰写40余份报告,省政协经过分析梳理形成一套“1+3”报告体系,其中总报告《关于我省环境污染防治的意见和建议》浓缩了7大类问题,提出5大方面50条具体意见建议。
历史形成的偏重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和偏公路运输的交通运输结构是造成结构性污染的突出原因;一些地方存在“重气,轻水、土壤”思想;农村垃圾围村、堵河,污水乱排现象普遍……报告提出的每一项问题背后,都有数据、有分析。水和土壤污染具有一定隐蔽性、滞后性和累积性,是污染防治的难点所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在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每一项建议都有具体的措施,中肯可行。
政治站位高、问题找得准、措施建议切实可行。就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河北省政府已要求相关部门逐条对标对表,研究整改措施,建立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及路线图、时间表,针对问题,找准制度短板,完善体制机制,在治本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