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协与基层政协委员共促脱贫攻坚小记

发布时间: 2018-12-13 14:43:3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吕金平 | 责任编辑: 卢佳静

“基层政协组织和委员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助推行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真正让履职实起来、委员动起来。”云南省政协主席李江在临沧市调研政协系统及政协委员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时,对当地提出殷切期望。

4日至5日,李江率队赴临沧市临翔区、双江县,就基层政协工作、政协系统及政协委员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临沧市、县、区政协委员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些事迹,令人记忆深刻,调研组给予充分肯定。

■教育助脱贫长远可持续

4日,调研组驱车来到位于临翔区城区旁边的桑嘎艺术职业培训学校。走进学校,红黄颜色相配的学校建筑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格外鲜艳。学校墙面上“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等标语十分抢眼。

“这个学校的校长叫李勇,是临沧市政协委员,他通过教育扶贫,为临沧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文化人才。”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边走边向调研组介绍。

“你为何要建这个学校?”见到李勇,调研组首先关切地问。

“刚开始是兴趣,后来是想为临沧少数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作一些贡献。”李勇介绍道,学校建于1999年,主要招收和培养民族舞蹈艺术人才,19年来,学校向社会输送专业演艺人才约3870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校对少数民族建档立卡户和贫困学生,给予优惠帮扶,减免学杂费、生活费、服装费等。目前,学校在校学生3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84人,贫困生280人,这些学生的学费每人每年减免2000元,仅学费一项,学校就减免了70多万元。”

目前,有256名毕业生常年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驻演,收入可观,不仅养活了自己,有的学生还开始反哺家庭。

■一个小竹编不同致富路

调研组在临翔区凤翔街道办事处中山村,得知市政协委员丁相恒在该村发展竹编产业助推脱贫。“这是丁相恒,临沧市政协委员、临翔区团委书记,中山村是他的挂钩村。”当地干部向调研组介绍道。

“你为何会想到发展竹编产业?”调研组询问。

丁相恒告诉调研组,中山村是临翔区重点贫困村之一,是易地扶贫搬迁点,竹子是当地优势资源,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今年3月以来,他通过深入考察,立足当地,向临翔区委建议在当地建设竹艺馆,发展竹编产业,促进旅游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这个建议被区委采纳。随后,当地集体企业成立,村集体以土地入股120万元,企业投资80万元,成立竹编企业,按照持有股份分红。为推进发展,他还引进了四川竹编非遗传承人黄继忠和竹编艺人陈淑君夫妇,培训当地农民,大力推进竹编产品精致化、规模化发展。

“这些竹编产品,销路怎么样?”调研组很担心产品的销售。

“几乎都是订单生产,不用担心压货。”当地干部告诉调研组,因为临沧盛产茶叶,竹编产品作为茶叶的储存、保管等工具,被大量茶企订单收购。

目前,竹编手艺人已经发展到458人,农户可以得到固定收益、竹编产品销售、年终分红3份收入,脱贫增收的步伐正在加快。

看着一根根竹子,通过大家的手,变成精致的各种手提包、沙发、装饰品,调研组感到由衷的欣慰。“想不到一根小小的竹子,能编织出如此众多美轮美奂的产品。中山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把第一、二、三产业贯通起来,有效增强易地搬迁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对推动农村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临走前,调研组要求当地继续深入推动竹编产业发展,编织好致富路,让一村一品更显特色。

■夫妻合作社带动农民富

调研组在临翔区圈内乡昔木村的山坡上,被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蔬菜所吸引。“这些蔬菜的主人是区政协委员李定琴。”临翔区政协主席唐永恒告诉调研组。

“作为政协委员,你是如何引导农民种植蔬菜的呢?”调研组问道。

聊到专业,李定琴开始侃侃而谈,她向调研组介绍,她懂种植技术,她丈夫懂销售,夫妻两个就成立了定琴农民专业合作社。李定琴手把手教农户们种植各类蔬菜,联合农户们和蔬菜销售公司签订协议,以保底价格收购蔬菜,目前,合作社建成固定蔬菜种植面积640亩,均为无公害蔬菜。以2017年为例,合作社实现利润230万元,当地农户226户户均收入1.02万元,人均收入2800元。

一路走,一路看,成果丰硕,信心满满,调研组对临沧市政协系统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肯定,希望临沧市政协继续努力,将助推工作不断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