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严俊讲述“中国天眼”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发布时间: 2018-12-10 09:2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静 孔瑶竹 | 责任编辑: 王静

中国网北京12月10日讯  6日,“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第二场讲座“中国天眼的前世今生与未来”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讲,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科学院探月工程总体部首席科学家、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严俊讲述“中国天眼”的前世今生,讲座由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九三学社中央院士委员会协办,中国科协科普部支持。

“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第二场讲座现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付志峰主持活动。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九三学社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一直把提升公民科学精神和公众科学素养当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九三学社院士和知名科学家众多的智力优势,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着力打造了高端科普品牌“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在致辞中感谢九三学社组织此次活动,在进一步汇聚力量、凝聚共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活动中所展示出的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学校开展的“无奋斗不青春”的主题活动十分契合,激励广大学子砥砺前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副主委孟安明介绍,九三学社北京市委通过“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系列活动,发挥界别优势,积极担当,主动作为,针对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强烈渴求,为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科技薪火,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提升新兴领域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严俊讲述了FAST的由来、使命以及骄人成绩;FAST建设中的巨大困难挑战以及攻坚克难而来的多项技术创新。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FAST的构想。2016年9月25日,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建成,俗称“天眼”,是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位列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被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评为当年全球重大科学事件之一。借助这只“天眼”,科研人员可以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探索宇宙起源演化,甚至是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作为目前世界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FAST体现了我国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从追赶到领先”的转折,并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FAST将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和前沿科研课题,成为国际天文学术交流中心。

不止是“仰望星空”,FAST项目也同样“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新路子。这项大科学装置落户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仅仅一年时间就为当地带来40亿的经济收入,随之建成的天文小镇等设施也为当地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在“面对面”环节, 严俊解答了观众提出的天文、物理、大数据等问题。

据悉,下期活动将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量子卫星科学家潘建伟主讲“新量子革命,从量子物理基础检验到量子信息技术”。

“科普中国——科学大咖面对面”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邀请九三学社的院士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大型讲座演讲活动,提高崇尚科学风气、提升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传递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以及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兼顾学术严肃性与科普趣味性的形式展开,展现科学之奇、科学之美、科学之趣、科学之用、“科学有意思”。

相关阅读:

九三学社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九三学社十四届二中全会在京开幕 武维华作报告邵鸿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