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界别主题协商座谈会综述

发布时间: 2018-12-10 08:5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汪俞佳 | 责任编辑: 王静

“要深刻认识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共同繁荣的核心举措,要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积极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环境。”

……

11月3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闭幕的第二天,一场题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界别主题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如期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的一番恳切话语,一语中的,引起与会者的深刻思考。

探索界别协商的有效形式,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次界别主题协商座谈会正是全国政协民宗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双向发力,着力打造精品对口协商平台的工作创新。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言献策。”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王伟光话音刚落,委员们和专家学者便踊跃发言,献计献策;另一头,部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坦诚回应,商讨对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是‘交往交流交融’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十二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朱维群在会上表示,这段论述是我们在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总走向,也是我们认识、应对民族领域复杂问题的总遵循。“民族工作各领域都应体现‘交往交流交融’导向。”

朱维群的观点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同。大家表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鄂义太委员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民族工作全局角度思考问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郑大发委员认为,“我们既要承认‘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强调认同‘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不要让孩子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长期在高校任职的牛汝极委员对深化高校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体会颇深。他认为,教师与各族学生建立联系,结对子、交朋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种子于无形中在各族师生的心田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努力的方向。“要引导高校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加强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扎实做好师生结对子、交朋友工作。”

■多措并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贫困已久、产业落后、语言不通……制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难点问题,成为与会者共同发声的焦点。大家的思考是一致的——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开关。

今年4月,安阿玥委员到河南平舆进行帮扶工作,当地一个“回民村”前后20年的巨大变化给他很大启发。“20年前这个村很贫穷,随着近年国家对少数民族问题重视和一揽子扶持政策出台,现在这个村的经济收入逐步上升,开放包容程度也扩大提高。”安阿玥认为,应对这些典型案例充分研究,找出规律性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进行推广。

“今年9月,新疆提前2年实现了学前、义务教育段和高中起始年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穆铁礼甫·哈斯木委员的一番话,引得与会者频频点头。大家一致认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重大。

不过,一些民族地区仍存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穆铁礼甫·哈斯木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普及和应用水平。

“今年5月我到云南怒江走访贫困户,车子无法开到村里,我们走了近1个小时山路才到傈僳族老乡家,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山里,叫他们怎么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呢?”黄丽云委员神色凝重。

当前来看,民族地区的贫困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包括黄丽云在内的多位委员都提出,应加大产业扶持、培育力度,使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有稳定持续的收入,让他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有经济能力走出去和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为交往交流交融营造良好环境

座谈会上,与会者都提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地区封闭的打破,各民族将更多更广更深刻地交往交流交融,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民族工作如何顺势而为?大家认为,着力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环境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我是蒙古族,小时候都是听‘胡仁乌力格尔’长大的。”阿拉坦仓委员口中的“胡仁乌力格尔”(蒙古琴书),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中一种极具草原特色的曲艺形式,“它既有反映蒙古族历史的《江格尔》等英雄史诗,也有《三国演义》等大量古典名著,在题材和音乐等方面都吸收了多民族曲艺精华。”

阿拉坦仓认为,进入新时代,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技术手段、新的表达方式与这样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实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一体”的民族交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约尔古丽·加帕尔委员进一步认为,在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和优秀的传统民俗民风,“尤其要注重延续必要的与新时代价值观并无冲突和矛盾的仪式活动”。

“做好网络舆论宣传和舆情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对于夯实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王秀军委员建议,继续发展壮大民族团结进步的网上舆论阵地,扩大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创新成果和中华优秀文化精神产品网上传播。

青觉委员也有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在于不同民族之间有足够的文化接触、文化沟通、文化理解与文化欣赏。他建议,组织人员系统深入研究文艺、体育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形式、内容,创新相关载体与渠道,开发更多资源,利用融媒体建设发展契机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播。

在交流中思考,在碰撞中探索,通过界别主题协商座谈会这个平台,与会者认识问题更加深刻,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建言献策更加有力。“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丰富协商形式,更多搭建协商平台,把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海内外中华儿女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马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