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给青年社会组织一个温暖的家

发布时间: 2018-12-07 11:40:38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作者: 刘辉 洪克非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听到敲门声,自闭症患儿小曹睁大眼睛循声望去,脸上现出浅浅的笑容。“快大半年了,现在情况好多了。一开始,他连和我们眼神交流都不会。”株洲小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吴思颖对记者说。

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公益组织“彩虹伞守护小雨人”的专业人员用康复犬与小曹建立了信赖关系,他们还建议家长结合小曹的绘画天赋,请家教进行艺术疗育。

许多和小曹一样的自闭症患儿,在“彩虹伞守护小雨人”里慢慢学会了融入环境。“一些最初一离开父母就大哭的患儿,有的已经可以到超市购物了”。吴思颖介绍说,这个项目第一年只有10多人参与,但现在已有上百名患儿加入。项目屡次在省内公益大赛中获奖,目前已被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也吸引了不少志愿者团队前来服务。

事实上,这也是湖南省株洲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团株洲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老工业城市的株洲,人口流动性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到株洲就业寻梦,另一方面一批怀揣梦想的株洲本地青年外出创业追梦。在寻梦与追梦的过程中,各类新型社会矛盾不断发生,给城市管理带来压力。2013年,株洲市社会管理改革试水政府购买服务,在湖南省内首次引入专业社会组织。

现任株洲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主任王鹏就是在那个时期辞去原来的工作,专门从事青年组织培育的。经过多年努力,在团株洲市委的支持下,这里先后培育孵化了135家青年社会组织,拥有专业社工人员328人,累计开展服务项目121个,有效覆盖青少年3万余人。

其中,虹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尤其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留守儿童的成长管理缺失矛盾,这也是湖南省目前唯一的“驻校社工”服务项目。通过团株洲市委搭建的平台,形成了“学校-企业-青年社会组织”三方联动模式,以学校为基本点,由爱心企业提供资金,青年社会组织执行服务项目,共同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虹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们会逐一拆阅孩子们的“悄悄话”信箱来件。一个名叫欣欣的小女孩的来信,曾让社工旷心怡一度忧心忡忡。欣欣在信中反映,每次做作业出错时都会挨打,身上都留下了许多伤痕。

收到信的那天下午,在学校的社工工作室,旷心怡了解了孩子的全部遭遇,并通过耐心的陪伴倾听以及有趣的沙盘游戏,安抚了欣欣激动的情绪。随后的日子里,社工们对欣欣进行了家访,与欣欣的妈妈就亲子相处方式进行了数次交流,并且多次邀请母女俩参加机构的各类亲子活动。持续了近3个月的服务后,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此后,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留守儿童的管护问题,虹雨社工的团队发起了“稻草人行动驻校社工项目”,旨在以社工的专业化知识,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专业化服务。

“株洲的青年社会组织发展渐入佳境。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社会组织项目化管理,社工项目品牌化运营,实现1+1>2的集聚效应,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团株洲市委书记梁天琛说。

目前,株洲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采取“党委政府引导、社会组织运营、专业方法服务、三社协同联动”的运营模式,以“培育社会组织,创新社会治理”为服务理念,致力于孵化、培育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发掘和支持有潜力的公益人才。针对已在株洲市注册成立或在株洲市开展社会服务的处于初创期(成立未满5年)的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以及枢纽型社会组织进行培育服务;到基地开放办公区办公,可免费使用会议室、个案室、小组室、创新空间等场所,聘请社工、督导及专家,为需培育的社会组织提供包括政策咨询、团队建设、能力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支持。

在团组织的扶持下,近年来株洲各类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一大批公益项目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湖南省青年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中获奖。团市委还成功实施了“花季护航”关爱留守儿童等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形成了服务项目化、管理规范化的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为共青团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治理创新拓展了空间。

据梁天琛介绍,在团株洲市委的主导下,株洲出台了《株洲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评估指标体系》《株洲市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管理办法》,并推动了《株洲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标准》的制定,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孵化基地的功能定位、运行机制、管理规则,明确了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的管理机构、使用范围、项目申报和评审、资金管理和监督等事项;同时依托株洲市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的实体优势,让各类青年社会组织有固定的场地,成为他们的真正“娘家”,形成从青年之家孵化出去,壮大后反哺青年之家建设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