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2月5日讯(记者 胡俊)近日,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江西抚州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网(《议库》APP平台)联合大会组委会举办主题为“未来40年 中医药文化与中国软实力”的第11期议库系列沙龙,邀请与会的中医药领域相关的国医大师、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企业家代表接受专访,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下,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期间,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受邀接受专访。
图为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曹洪欣。中国网记者胡俊 摄
曹洪欣,1958年生于黑龙江,是我国中医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博士生导师。从医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变化。
中医药是服务人类健康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作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曹洪欣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既是一线的专业医生,又是著书立说的学者,还长期承担着培养医务人员的教育工作。30年来,他对我国中医药领域发生的变迁深有体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40年来中医药从不同阶段向世界广泛传播。”谈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对外传播的变化,曹洪欣认为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前后,当时中医药走向世界仅仅是以针灸为代表,很多国家只知道中医药是针灸;到了90年代,中医药开始全方位向世界推进,中医药进一步普及;进入新世纪,中医药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开始全方位服务于人类健康。
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统计,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表明,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
曹洪欣认为,中医药是服务人类健康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这些现象表明中医药理论、非药法疗法等因其不可替代性和独特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群体认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不是单纯为了中医药走向世界,更多是为了发挥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特作用。
曹洪欣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能够在国际交流中起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作用。同时,很多国家在制作工艺、现代化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也能给大家很多启示。
中医药传承发展更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
“中医药走向世界或者是中医药服务健康,人才是关键。”曹洪欣表示,随着中医药传播越来越广泛,对人才的需求会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此前,曹洪欣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担任院长期间,在中医药国际交流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人才短缺的问题。“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跟我们签协约,需要我们派去高层次人才交流。跟美国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他们也要求互派高端人才交流。”曹洪欣表示,做科学研究交流、提供个别病例的诊疗服务能尚能派人,但是大面积地一次派出几十人或者是上百人,就很困难。
曹洪欣认为,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问题。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曹洪欣就曾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我一直认为,在疾病诊断包括疾病归类把握上,中西医是一样的,所以诊断一定是西医诊断。”他希望培养出掌握一定医学知识、遵循中医的思维,诊疗疾病的人才。
曹洪欣举例说,比如治疗冠心病需要心电图、CT、造影等西医的检查手段,这要比普通的中医把脉更准确。这种科学的思维需要在大学培养这些基本的医学知识。
此外,曹洪欣认为,随着医改不断深化,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就必须调整招生结构,大力培养体现中医全科优势、面向基层的中医药人才。
期待健康中国2030年 人人可以享受中医药
“这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我体会最深的,一方面我们国家健康知晓率还不高,对自己健康重视不够,第二个是中医药的知晓率有待提高。”曹洪欣30余年的从医经验,让他深感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说中医简便、廉价的诊疗技术,在家里就可以随时应用中医方法,自己保健自己。这需要大力推进中医药知识传播,让大家深入了解中医药,真正享受中医药。”曹洪欣认为,真正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目标,应该是养生保健中医为主,重大疾病中西协同,疾病康复以中医为核心这种格局。
曹洪欣表示,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人员开诊所甚至是开国医馆等等,只要条件够了,可以采取注册制,这更有利于中医在相对边远地区、基层地区发挥作用。就可通过简单的方法,比如说针灸、刮痧、按摩的中医疗法,发挥医疗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