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燕:地方创新实践与人民政协制度发展

发布时间: 2018-12-05 08:50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王江燕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没有地方的探索创新,就很难有顶层设计的发展完善,我国人民政协制度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人民政协制度在这个制度体系中承载着非同寻常的时代使命,新的使命催生了人民政协制度在地方实践的蓬勃活力。总结地方经验,对于创新和发展人民政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新时代新矛盾献计出力

改革开放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综合性、动态性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矛盾,但认清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关键。从改革开放之初确认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如今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一个从“量”到“质”的转折。在告别短缺经济后,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更加丰富、层次不断提升,更多表现为精神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远比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复杂、更具挑战性。

人民政协履职的特点在于把握全局、体现前瞻性,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趋势必然会及时在政协履职中得到关注和回应。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基层政协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比如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推动群众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发端于浙江台州的“民主恳谈”就被学者誉为“基层实践协商民主的典范”,这其中基层政协起到了重要作用。基层协商民主的遍地开花也促使更高层级的政治协商焕发出新的活力。广东省2011年8月率先出台《中共广东省委政治协商规程》,明确规定了政治协商的原则,并对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基本形式、协商程序作了具体的规定,使政治协商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环节。到2013年年底,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政治协商规程。政治协商从“可以协商”到“必须协商”。人民政协工作制度在地方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越来越成熟和规范。

中共十八大以来,人民政协扎根“中国式民主”的大地,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深入发展,迸发出聚焦新时代、助解新矛盾的履职生机与活力。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紧密联系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十三五”时期发展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创新创造的关键问题,为决策和施政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注社会结构新变化推进制度实践创新

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结构变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组织分化。我国中产阶层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并不是最大,但从能量和影响力上他们是一个具有国际普遍性意义的重要指标。中等收入群体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坚实社会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从代际更替规律看,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属性决定他们更加渴望一个公正的法治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应该说,中等收入群体的追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对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格局提出的新要求相一致,社会结构根本性变迁要求新时代政治发展必须要适应这一格局。

正是着眼于新时代政治发展的格局,人民政协组织在近些年来适应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在制度实践上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政协现象”。济南市政协探索创建“商量”平台,选择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题目,邀请政协委员、各界群众、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新闻媒体全面参与、全程参与、有序互动,更广泛、更充分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进共识,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如今,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济南政协邀您来商量”的宣传语和“商量”的LOGO广为市民知晓。广州市政协与广州市政府在2018年共同确定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扩大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等九项民生实事协商的题目,市政协发挥协商平台的作用,政协委员起到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群众的呼声心声反映到政府职能部门,并将政府职能部门的措施意见及时反馈给群众,增进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人民政协积极引导群众的政治参与,开拓对政治权力运行的民主监督,推进政策制定和运行的公开透明,已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并在新时代政治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

最大程度凝聚共识

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归根结底要发挥统战功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新时代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对人民政协团结和吸纳不同政治和社会力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等成为统战工作的重点团结对象。在代际更替的背景下,体制外群体的不断扩大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制度的认同构成新的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中西制度竞争不可避免。尤其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在多元复杂社会中如何打牢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并广泛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识是人民政协面临的崭新课题。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各地政协也在不断开拓新途径去做好统战工作、凝聚时代共识。政协要画出最大同心圆,党的领导就是“圆心”,打铁还须自身硬,“圆心”牢固,才能画好同心圆。因此,加强政协组织党的建设是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组织工作的第一要义。许多地方政协将工作置于党委工作大局中来谋划,发挥政协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努力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政协组织的决定,把党的决策部署转化成为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识和自觉行动,形成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重庆市政协党组建立了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和党组请示报告清单制度。陕西省政协建立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完善党员委员组织关系双重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政治引领,提升凝聚共识的能力。现在,以党建引领学习,以学习促进党建,在全国政协系统已形成共识。

人民政协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为新时代协调处理多样性的矛盾提供了有效机制,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以协商促进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协商是手段,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是目的。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应充分运用各种协商议政的平台和渠道,通过协商,凝聚共识,汇集智慧和力量。比如北京市政协多次在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上建言献策。今年,围绕科技创新中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协商议政,组织各类活动16次,累计425人次参加活动,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和市民主党派成员。在前期调研协商的基础上,委员从7个方面提出26条建议。通过政协这一平台,形成共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将社会各界的力量凝聚起来,使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在新时代焕发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人民政协组织是包容性和多样性的体现,“求同存异”是客观要求,“善于求同”是主动作为。通过积极履职,新时代人民政协正积极致力于助推中共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下去,把各方面实现民族复兴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团结积极力量、争取中间力量、转化消极力量,不断彰显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