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民族精神和社会凝聚

发布时间: 2018-11-29 09:0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颐武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没有中断地延续至今,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的认同和完整的历史记忆,而且不断更新和创造着自己新的未来。冯友兰先生在抗战胜利时写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文中所简要谈及的有关世界文明的表述,直到今天看来仍然意味深长:“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新,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不同,正是这种“亘古亘新”的历史特点。

这其实就是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连续性的描述,也是中华民族具有的历经劫难、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精神的描述。中华文化的连续性正是我们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构筑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国民族精神当然有非常丰富的表征,但最重要的可以说是一种坚韧不拔的“韧”的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在的精神气质。中国在漫长历史的苦难和艰难中展现了坚忍和顽强的“韧”的性格,创造了辉煌而灿烂的文明。这种“韧”的性格正是现代中国人在民族危机中追求希望的性格原点。李长之曾经用对孔子的描述来表达他对于中国民族精神的感受,我觉得概括相当精当:“孔子的真价值,却无宁在他那刚强,热烈,勤奋,极端积极的性格。这种性格却又有一种极为特殊的面目,即是那强有力的生命力并不是向外侵蚀的,却是反射到自身来,变成了一种刚强而无害于人,热烈而并非幻想,勤奋却依然从容,极端积极而丝毫不计成败的伟大雄厚气魄。”而由此他提到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对“玉”的崇尚,他提出“玉”是中华文化品格的最高境界:“玉所代表的美感是颇高等的,不稚弱,不琐碎,不浅薄,不单调,不暂时,不变动不居,不死滞不前。在人格上能与之符合者,也恐怕只有孔子而已。玉和孔子代表了美育发达的古代中国。”这也是对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于玉的“五德”生动的诠释。《说文解字》指出:“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这里的仁、义、智、勇、洁正是中国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追求的连续性正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的。我们今天常常概括和归纳的,中国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都是这种民族精神的具体的体现。而这些正是中国发展的内在精神资源,也是中国人不懈追求的内在的精神动能,也是中国社会的内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展现。

正是这种文化连续性给了中国人在现代的民族危亡的时刻一种坚定的力量和信念,自己的民族不可能在危机中沉沦,一定能够迎来一个民族复兴的辉煌的未来,也必然为人类的文明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人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后的奋起,其实正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而生动的体现。现代中国的历史虽然艰难困苦,但留下了追求富强、不甘沉沦的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中国人在追求富强的过程中与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历程。和一些国家所具有的殖民主义的历史完全不同,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没有侵略和掠夺他人,也没有扩张和占领,而是这个民族在追求自身崛起的路上也在表现出自己崇高的情怀。中华民族在自己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观,也已经成为人类精神的珍贵思想资源。现代中国“与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的博大情怀也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深厚内涵。中国的发展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民族期望的对于人类作出贡献,参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努力,也会为人类的共同价值添加来自中国的资源。

中华民族在追求繁荣和富强的路上曾经遇到的艰难和挑战,曾经遭受的挫折和痛苦,都丰富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正是在艰难中的奋起和挑战中的坚韧让中国人有了今天的发展,今天遇到的很多挑战和问题不会阻止中国融入世界、在对话和沟通中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意志和决心。相反,它会使中国人更加团结,也会更加努力地为人类作出贡献。(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