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处于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必须把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加强政治共同体建设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民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政协党组要认真落实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责要求,引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必须共同落实党中央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道路、方向、目标上形成统一意志和步调。”在今年全国政协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期间,汪洋同志也多次反复强调这一重要观点。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对于加强人民政协政治建设、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政协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以响应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标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作出正确的政治选择,同中国共产党一道筹建人民政协,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第一次有了全国性组织,也标志着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结成了牢固的政治共同体。在不同历史时期,虽然人民政协的参加单位、界别构成、委员数量有所不同,但是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着共同的政治基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这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鲜明特征。近7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始终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一起追求广泛团结、发扬协商民主、开展多党合作、致力凝聚共识、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政治共同体。
人民政协在新时代承担新使命、展现新气象,更加需要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加强政治共同体建设。当前,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广泛性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一致性与社会思想多样性兼容并蓄、相互激荡,各种力量竞相发声成为常态,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成为常态,政协委员及其所代表的各个界别的利益多样化、思想观念多样化、表达方式多样化前所未有。人民政协处于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力量的任务更重,必须把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加强政治共同体建设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牢固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就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委员是政治身份,履职尽责是政治活动,讲政治是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加入人民政协,就是在政治上做出了选择,必须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坚守共同的政治底线,承担共同的政治责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旗帜、道路、方向、目标、制度等重大问题上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行动,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问题上增强守住圆心的能力、守住底线的定力,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加强政治共同体建设,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是加强政协组织党的建设,重点在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政治共同体的主心骨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大优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人民政协中的中共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事情,也是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事情,是整个政协组织的事情,必须共同落实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要自觉支持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政协中的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也要自觉接受党外人士对党的建设工作的监督,这不是不要民主,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加强政治共同体建设,既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言资政的制度和办法、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和水平,还要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引领、打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仅要在人民政协内部加强团结,还要自觉担负起宣传党的政策、引导社会凝聚共识等方面的工作,发出政协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为改革发展稳定凝聚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越伟大,我们的愿景越光明,我们的使命越艰巨,我们的责任越重大,就越需要汇聚起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就越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牢固树立政治共同体意识、不断加强政治共同体建设,必将为新时代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重要政治保障。(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