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米林:“花谷药洲”日新月异

发布时间: 2018-11-22 09:47:48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尕玛多吉

德吉旺姆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她每天从西藏米林县派镇索松村前往派镇小学上学,都要先步行至雅鲁藏布江边,然后乘船渡过湍急的江水,手心总免不了捏把汗。现在,德吉旺姆10岁的女儿也在派镇小学读书,却再也不用乘坐渡船了,她每天开车经过派镇大桥直接把孩子送到学校。

德吉旺姆的经历,只是米林县40年日新月异的一个缩影。

位于藏东南的米林县,被誉为西藏的“花谷药洲”。当地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交通瓶颈逐步被打破,旅游、藏医药等特色产业得到空前发展。2017年,米林县实现生产总值14.89亿元,是1978年的321倍。米林县县长才旺尼玛说,40年来,全县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让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对于米林的发展变化,退休老干部次旺多吉深有感触:“1978年我从部队转业到米林工作,当时林邛公路还是土路,乡镇、村里都没有公路,从乡镇到县城开会要走两三天。”那时,在米林的农村牧区,人们基本处于“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的状态。

才旺尼玛介绍,40年来,党和政府对米林交通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方面的特殊支持。2006年,距县城17公里的林芝米林机场建成,公路直接通到了乡镇、村庄。等正在建设的拉林铁路建成后,米林群众出行“铁公机”俱全,将充分享受到现代化交通体系带来的便利。

1976年,米林县建成了第一座水电站,到2008年,水电站已有7座,全县电力实现自给。2018年,“户户通”工程不仅实现了乡乡通电、村村通电,而且电信、移动、联通全覆盖。目前,67个村(居)实现了电力、公路、通信、网络100%全覆盖。

藏医药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药洲”米林则是孕育这颗明珠的地方。据《西藏中草药志》记载,西藏80%的草药产自米林。公元8世纪,藏医药始祖宇妥·云丹贡布在米林扎贡沟中开设讲堂,创建了西藏第一所藏医学校,扎贡沟因此被称作“药王谷”,是公认的藏医药发源地。

米林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藏医药产业的发展,把藏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农村改革试验重点,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逐步将米林打造成以藏药饮片及保健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体,以文化传承、药膳、疗养、体验、观光为补充的藏医药文化和产业园区。

米林县委宣传部部长宋步川说,目前,米林县共有西藏藏养实业有限公司、扎贡沟藏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贡布阿吉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西藏林芝巨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藏林芝锟泰工贸有限公司等8家藏医药生产加工企业,2家藏药材种植合作社。

今年6月,深圳、北京的几家公司投资4亿多元,在南伊乡建设了藏医药博物馆,集“药洲”文化、藏药材、藏医院于一体的产业文化园区动工建设。这不仅将使古老的藏医药焕发生机,也给农牧民带来了新的学习、就业、增收机会。

据介绍,米林县拥有野桃花、益母草、黄连、红景天、当归、丹参、野菊花等藏药材植物。为进一步做大和做强米林“药洲”的概念,今年米林县精心描绘了“药洲图谱”。接下来,米林县将稳步扩大藏药材种植规模,建成集藏药材生产、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综合交易中心。到今年年底,米林县力争形成10000亩藏药材种植规模。

米林县派镇是进入墨脱前的最后一个物资补给站和休憩地,也是观赏南迦巴瓦峰的最佳地点,岗派公路沿江横穿而过。便利的交通和秀美的风光,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为派镇注入了活力。

10年前,阿旺晋美从部队退伍回家。看着热起来的旅游业,他放弃去林芝工作的机会,自己投资40万元,又从银行贷了8万元无息贷款,将自家的房屋翻修一新,办起了家庭旅馆。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家庭旅馆仅床位就有60个,同时还为游客提供停车、餐饮、娱乐等服务。家庭旅馆年收入20多万元,年接待旅客1000多人次。

近年来,随着机场、公路的开通,米林县交通运输条件更为便利。依托本地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米林制定了“旅游兴县、实干立县、产业融合、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按照“一带三区一基地”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旅游、藏医药、现代农业和商贸物流四大产业体系建设,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了活力。

索松村由索松、吞白两个自然村组成,共114户413人。旅游业是当地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村民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很高。全村现有家庭旅馆28家,床位1000余个,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村民德吉旺姆利用江边闲置的旧村落,2017年带领村民集体入股,开办了“藏家乐”——公尊德姆农庄,并从外地聘请业务经理、厨师。仅今年3月林芝市桃花节期间,农庄就实现收入8万多元,增收前景广阔。

才旺尼玛介绍,目前,全县正着力打造全域全时旅游,以建设具有“浓郁西藏风情、高原药洲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游客进藏“最佳适应地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和质量。全县各族群众通过参与旅游服务,收入明显增加,2017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多元,形成了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共享收益奔小康的“米林全域旅游模式”。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