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九三学社社员,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人物档案】师昌绪(1918.11.15—2014.11.10)出生于河北徐水,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多年来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是中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材料学之父”。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今年是师昌绪诞辰100周年。
“中国高温合金之父”,这是国外同行送给他的称号。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脱国外掣肘;也是他,一辈子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
他就是我国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青年立下强国之志
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徐水大营村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父亲师克和为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从事家务,一生勤劳。师昌绪7岁入邻村荆塘铺小学,两年后转入徐水县城模范小学,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1933年,师昌绪入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河北保定第二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家人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淅川,改名国立第一中学。1940年中学毕业后,他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以优异成绩获林森奖学金。
1953年,师昌绪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师昌绪立下“强国之志”,暗下决心要使中国强盛起来。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学习。为了实现实业救国梦,他大学选择的专业是采矿冶金工程。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四川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厂两年多,考取了国外留学资格。194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从事真空冶金研究,一年就完成研究生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并获麦格劳 希尔奖。1950年1月,他进入欧特丹大学冶金系,1952年6月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师昌绪又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53 年 12 月 21 日,师昌绪、张兴钤、李恒德等 15 人致周恩来的联名信。
上世纪 50 年代初美国政府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为了争取回国,师昌绪、张兴钤、李恒德等人组织留学生两次集体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了不惧迫害、要求回国的意愿,并先后通过印度大使馆等渠道将信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中。1954年5月,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这些信件成了中国政府抗议美国无理扣押中国留学生的重要证据。
经过艰苦斗争,师昌绪于1955 年回到新中国。那年他 35 岁。回忆刚回国时的经历,师昌绪说:“回国后,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科学院的有关领导对我说:上海和沈阳任选一处,哪个地方都有工作可做。因此,我就选了当时生活艰苦的位于沈阳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一干就是 30 年。”
一片丹心图报国
1968年,师昌绪(左二)到工厂检查发动机涡轮盘。
从1957年起,师昌绪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工作。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解决钢铁企业生产中的一些迫切问题上。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钢中杂物的鉴定方法,并开展了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钢铁企业,促进了我国改进钢质量工作。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走遍全国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被人们称为“材料医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面临极大困难,特别是高温合金的生产制约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师昌绪根据我国缺镍少铬、又受到国际封锁的情况,提出以铁基代替镍基合金的科研思路。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开发了中国第一种铁基高温合金。他和钢厂采用真空冶炼技术,研制出一种可代替喷气发动涡轮盘的铁基合金。在全国高温合金会战中,师昌绪为发展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创出了新路子,由他领导的课题组攻克了包套挤压工艺难关。其间师昌绪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夫人临产也无暇顾及。
目前,我国的歼击机上有一个部件极为重要,它是一个不到 10 厘米的高温合金,它当中有十个细小的孔,最小的孔只有一毫米,这种技术难度极高的材料决定了我国歼击机的安全。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铸造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严格保密。英国人试了多年,因为性能不稳定裹足不前。
“我也没见过空心叶片,也不知道怎么做。”40 多年后,师昌绪在回忆当年科研经历时说到,“但当时就想,美国人做出来了,我们怎么做不出来?中国人不比美国人笨,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来。”
1964年,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战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他们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等一道道难关,于 1965 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这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只比美国晚了 5 年。而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却整整用了 15 年时间。
“这种叶片装备了我国上个世纪 60 至 90 年代生产的大部分先进发动机。多年来从未因为该叶片的问题出过任何事故。”当时和师昌绪一起工作的中科院金属所原所长李依依院士说。
胸有大略自高远
1982年,师昌绪参加在印度冶金研究所召开的联合国开发署资助单位负责人会议。
因为长期对国家科技发展的关心和思考,使师昌绪成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不断推动着我国材料科学乃至整个科学事业的发展。
1984 年,已是花甲之年的师昌绪调到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工作。他敏锐地感到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组织学部委员们对我国钢铁、能源、通信、计算机、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科技人员的培养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咨询,并提出科技和经济不能“两张皮”。
早在1982 年,师昌绪就同 3 位科学家一起最早提出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的建议。1992 年,他又再次同几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央,阐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和急迫性。1994 年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师昌绪当选为首批院士和首届副院长,并两次主持了关系中国工程院长远发展的学部调整调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任副主任时,他就我国基金制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见的建议。他主持编写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为我国基础研究的资助指明了方向。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立项工作,开始只有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与生命科学等 5 个领域。在师昌绪等科学家的积极建议下,材料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推动我国材料科学研究驶入了快车道。
由于师昌绪在学术上、科研管理上和对国家科技规划上的成就与贡献,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院、部级的荣誉和奖励。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的四项成果获奖;1982年,因Fe-Mn-Al合金研究方面的创造性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因研制和推广我国第一代铸造气冷涡轮叶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因低偏析合金研究的成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同年,因制订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制订我国中长期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因领导制定全国新材料发展长远规划和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高速气体雾化急冷粉末技术与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因在冶金、金属和材料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师昌绪被美国金属、矿物、材料学会(TMS)授予“2002年突出成就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此荣誉的科学家。2004年,师昌绪获“光华科技奖成就奖”。2011年1月14日,由于在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卓越建树,师昌绪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做人最重要”
师昌绪以高瞻远瞩的视角、渊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心,准确把握和引领了中国材料科技和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而对于“战略科学家”的评价,他谦逊地说:“我做这些都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预测的能力。做这些事情不能光倡导一下,要负责到底。”
师昌绪一直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对国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2000年,他曾就我国出现的“纳米热”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为国务院采纳。他还倡导并参与了我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目前T300级国产纤维生产已立足国内。此外,他对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咨询工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参与并完成了很多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咨询报告。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师昌绪非常认同这句话。这里所指的人格,对科学技术工作者来说,就包括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2011年10月,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报告会上,师昌绪说:“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成为我遵循多年的座右铭: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其中,以做人为最重要。”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归根到底是人生观的问题。关于人生观,师昌绪说:“人活在世上,就要为人类做贡献。从一万多年前的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网络信息时代,都是前人所做的贡献的结果。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为中华民族做贡献,这是我在青年时期就立下的‘强国之志’誓言。所以 1955 年,我即使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那个优越的环境里,也一定要争取回国。回国后,即使是整天吃窝窝头,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贡献。”
在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经验时,他语重心长地谈了3点感受:一是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二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运用他们的长处;三是对水平的认识。
师昌绪说:“发表论文固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我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水平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都能做到相互尊重了。”
(杨琴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