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11月14日讯(记者 和海佳) 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18年度论坛” 日前在江苏南通举行,记者跟随采访团实地探访了张謇建造的濠南别业与大生纱厂,近距离感受散发着南通文化烙印的历史遗存。建于1914年的濠南别业是张謇在南通城里的第一所住宅,是我国近代吸收西洋建筑艺术的经典作品,1926年张謇在此与世长辞。
濠南别业门前,有两株张謇先生当年亲手种植的紫藤花,东边一株是紫藤紫花,寓意紫气东来,西边一株是紫藤白花,至今已有百年,每年春季3、4月盛开,吸引众多游客。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濠南别业的主题是一座四层英式建筑,坐北朝南、风格别致、气宇轩昂,二层中间大厅为议事厅,悬张謇亲书对联。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初冬已至,濠南别业后院依然树木挺拔,绿意静谧。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江苏大生集团(其前身为大生纱厂)前门院内,百年红砖钟楼依然挺立。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实业是张謇一生事业的主体,以“大生纱厂”为中心,先后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多个企业,并投资江苏省铁路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厂等企业,为我国近代实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供图)
江苏大生集团院内。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如今的大生纱厂已今非昔比,江苏大生集团已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记者在智能纺纱车间看到,纺纱车间里技术工人稀少,百年前的手工机械纺纱已升级成今天的智能化电子设备操作。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一百多年前,大生纱厂清花车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供图)
在智能纺纱车间,江苏大生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未来大生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化纺纱生产。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江苏大生集团智能纺纱车间。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坐落在大生集团院内的大生厂史陈列馆记录着大生纱厂的百年荣光。2018年1月27日“大生纱厂”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大生厂史陈列馆里的相片墙向来客展示着企业发展历程。中国网记者 和海佳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