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走访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小记

发布时间: 2018-11-08 11:18:4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走进北京电影学院校史馆,目光不由地被序厅中的一幕深深吸引:精心设计的玻璃橱窗三面环墙,陈列着历届校友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获得的奖杯:金熊奖、金棕榈奖、金狮奖、金鸡百花奖、华表奖……“奖杯墙”高达屋顶,在荧光灯的照射下熠熠闪光。

 

10月31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委员走访考察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

 

“此行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落实汪洋主席关于建言资政和思想政治引领双向发力的要求,了解文艺单位有关情况和文化艺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委员会谋划好明年工作选题作准备。同时,让委员们通过履职实践,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成就,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境界。”委员会副主任丁伟点明来意。

 

北京电影学院,北京人艺,一个被称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一个被誉为“人民的剧院”。它们既是活跃在文艺领域前沿的工作单位,也是从事最基础、最一线文艺工作的地方。在这里,委员们不仅感受着它们的荣光,还有深入的思考和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作为“东道主”介绍了学校近年的发展情况。“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学科建设已涵盖了电影专业各领域和学历层次,在校区拓展、加强外联和国际化发展方面也有较好的成绩,正在向着实现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宏伟目标努力。”看到委员们频频点头称赞,侯光明也表达了他的“忧虑”———

 

“我们学校的电影制作技术水平名列世界前茅,我们国内的荧幕数量、票房、数字化程度也都在世界首屈一指,但我们缺的是什么?缺的是创作,是国际影响力。”

 

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拍摄了《甄嬛传》等电视作品的全国政协委员郑晓龙导演有感而发:“我主要拍摄电视剧,也拍过电影。电影是一门需要很高技术的艺术门类,传播速度也要快,这一点我们国内水平能跟得上。那我们的创作是否能跟上呢?现在都在拍大片,什么是大片?”郑晓龙认为,并不是票房高就是精品,“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说明了业内创作水平还很欠缺,只有经历过大浪淘沙、历史遗留下来的才是经典。

 

“近些年关于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电影作品中展现中国历史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展现历史场景,二为展现历史感,三为展现历史观。”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张宏志建议,要加强文艺作品中历史知识的灌输,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这样才能真正展现中国文化的历史场景,给中国广大电影观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认知。

 

同样的话题在走访北京人艺时也被提及。当大家走进排练厅,悬挂在墙上的“戏比天大”四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四个大字之下,青年演员李小萌、闫锐等正在为年底即将上映的话剧《名优之死》紧张排练。

 

此情此景,深深地触动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我这是回娘家了!”动情之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鲁景超有过一段难忘的人艺生涯。

 

“大概是1974年,我在人艺演过一场小戏《送菜》,我这辈子就演过这一次主角。老师们身体力行,告诉我演戏要先学做‘人’,他们对我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回想起当年的情景,鲁景超的眼中有些湿润。“看到年轻的孩子们在排练《名优之死》,我想起当年这场戏要复排,其中有一个‘背摔’的动作,主演童超老师脑血管不好,但每次排练都坚持从很高的台阶上摔下来,他说人艺的传统就是‘戏比天大’,戏比命大。这不是一句空话,北京人艺的辉煌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都是一代代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他们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功’。希望年轻人不要忘了他们,不要辜负前辈们和观众们的期望。”

 

时至今日,北京人艺的名气依然全国闻名。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群众精神需求的提高,北京人艺在话剧创作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新挑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艺话剧演员队队长冯远征坦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编剧,并不是花多少钱就可以买来一个好剧本。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前期创作投入的提案。“明年还打算继续呼吁。因为这些年能潜心创作、写剧本的老师越来越少,他们在国家政策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和保障。”对于委员们关注的人才培养问题,冯远征说,“演员虽然多,但真正能挑大梁的少。人艺也在探索演员培养制度,我们国内专业院校也应该在培养高精尖的人才上大胆改革。”

 

……

 

时空轮转,这两所艺术殿堂虽历经沧桑却始终坚守初心。那馆藏的一座座奖杯、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发黄的手稿,诉说着它们为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时刻启迪着来访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