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施工现场,身穿制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又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明年即将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已经初见规模———航站楼高架桥已进入精装修阶段,室内公共区域的面板已开始安装,被设计为亲友话别层的五层的浮岛也进入收尾阶段。站在跑道上远眺,新机场航站楼宛若一朵花朵盛开在地平线上。
“去年我来过这里,那时候还是光秃秃的,看不到什么成形的建筑,今天再来,感觉变化很大,心里很震撼,觉得首都的发展日新月异。”北京市政协委员、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知识产权办公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良感叹道。
和朱良一起来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还有其他120多位北京市政协委员,他们是来参加北京市政协组织的“城市讲堂”活动的。
继科技讲堂、社会讲堂、文化讲堂、委员讲堂之后,北京市政协的“城市讲堂”正式开讲,委员们的课堂不再局限在会议室里,北京这座大都市的每一个值得关注的角落,都将成为委员们的课堂。
“城市讲堂”一开讲就得到了委员们的积极响应。“我们只给了其他每个专委会3个名额,要不然今天来新机场参观听讲的委员估计要超过300人。新机场的建设牵动着每位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的心,来一睹它的真面目,感受北京的发展也是很多政协委员的心愿。”北京市政协城建环保委专职副主任郝留亮表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服务国家战略,瞄准世界一流,努力融入百年民航发展的智慧,全面展现我国民航自主创新的最新成果、最高水平,实现多项世界一流。”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姚亚波也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既是工程参与者又是“城市讲堂”主讲人的身份让他情绪饱满,新机场的多个亮点在他的介绍中娓娓道来。
北京市政协委员、城建环保委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是新机场航站楼抗震测试方面工作的负责人,他带领他的团队按10:1的比例搭建了航站楼抗震结构的模型。“有的支架有50米长,在室内根本做不了,我们是在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的操场里面做的,很不容易。”为保证航站楼结构的抗震安全,张爱林团队设置了1152个橡胶隔震支座和弹性滑板支座,构建了组合减隔震体系,有效提高了航站楼结构的抗震性能,降低了底部轨道震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隔震建筑。
“‘城市讲堂’以城市重大工程现场为课堂,打破专委会界限,就是要让城市发展各相关领域委员都参与其中,围绕生态环保、交通等城市重点工作深入知情明政,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启发新思考,凝聚共识,更好地为城市管理出谋划策。”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表示。
“很高兴新机场能成为北京市政协‘城市讲堂’的第一课。让更多的委员认识北京、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为北京的发展贡献力量是北京市政协一直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委员,我很受感动,也很乐于参与北京市政协组织的各项活动,希望‘城市讲堂’越办越好。”张爱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