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西抚州,空气清新,街道宽敞整洁。驱车进入市区 “文化之邦”“才子之乡” 美誉的牌匾煞是醒目。而与之相媲美的“医学之乡”的盛名更是让人心生钦佩。抚州是历史上极具盛名的“建昌药帮”和“旴江医学”发源地。“建昌帮”发祥于抚州市南城县,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材集散交易著称,为中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是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源于抚州的“旴江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中医药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7家出自抚州.也许是这样独特的渊源和美誉,让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召开落地在抚州这个小城,并如约隆重召开。
大会开幕唱国歌 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大会举行中医祝拜仪式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10月28日,以“传承创新、文化引领产业驱动、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开放40 周年——中医药改革之路与展望”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汤显祖大剧院隆重召开,庄严肃穆的中医祝拜仪式后开始。会上充分挖掘和展示了抚州的区域特色,并积极推动产业对接和项目落地,安排了江西抚州中医药大健康落地项目签约仪式、抚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招商对接会。大会签署发布了中医药文化大会抚州宣言,大会呼吁国家,要创立“中华中医药文化节”,全方位传播中医药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大会主论坛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做特邀报告,同时还组织了药帮文化分论坛暨盱江医学与建昌药帮振兴发展研讨会、中医芳香疗法分论坛、民间特色疗法论坛、全国首届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论坛、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论坛、宜黄·曹山中医药文化论坛等六大平行分论坛,针对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会主论坛邀请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两院院士、国医大师、知名专家围绕大会主题做特邀报告,同时还组织了药帮文化分论坛暨盱江医学与建昌药帮振兴发展研讨会、中医芳香疗法分论坛、民间特色疗法论坛、全国首届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论坛、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论坛、宜黄·曹山中医药文化论坛等六大平行分论坛,针对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会还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优秀成果、中医药民族品牌,进行了大会相关项目发布与战略合作签署。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出席大会并讲话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马培华在致辞中表示,抚州是一方福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文化悠扬,也是中国中医药的诞生地之一。马培华畅谈了关于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感想。他指出,要深入了解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大力传承发展中医药科学文化,造福人民百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扩大中医医疗资源,发挥名老中医作用,培养更多的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优秀人才。加快中医药传统药物有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提高民族医药水平。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的医疗诊治技术。要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和方法,积极探索中医药服务模式。
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出席大会并致词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正如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会上讲话表态说,“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时代重任,我们有信心也有责任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大会”是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不可替代的重要平台,也必将在推动我国发展中医药文化繁荣创新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抚州更要着力加强中医药挖掘传统、创新发展,围绕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目标,以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平衡发展,不断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深入推进中医药繁荣创新发展,并不断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抚州市长张鸿星致辞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抚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张鸿星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抚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抚州中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坚持把振兴老字号作为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抓手、把中医药产业列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把中医药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发展、把中医药服务融入到医养结合之中,努力打造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抚州模式”。(记者田福良郝雪)
大会启动仪式现场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现场中医药产业企业,现场设置展位推介产品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田福良/摄
与会领导和中医药界国医大师在共同触摸大屏幕正式启动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后,还发布了中医药文化大会抚州宣言,大会呼吁创立“中华中医药文化节”,全方位传播中医药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防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