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对易地扶贫搬迁后产业配套方面有哪些新的扶持政策?”相隔400多公里,湖北省十堰市政协副主席郑文成与省发改委副主任杜海洋直接对话。这一幕,是发生在10月23日湖北省政协“聚焦深度贫困,保证脱贫质量”月度专题协商会的远程协商。
“2015年至2017年,全省共有315.91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2.7%下降到2017年底的4.8%。2016年、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成效考核,湖北省连续两年被评为综合评价好的省份。”省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蔡党明在协商会上说。
然而,湖北还有9个深度贫困县,507个深度贫困村,293.3万人口需要脱贫。为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此次协商会以现场协商与远程协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立省政协主会场和十堰市政协、宜昌市政协分会场,组织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远程协商。
深度贫困的“硬骨头”怎么啃?精准脱贫怎样从“打赢”向“打好”转变?主会场上,委员们提出,实现整体脱贫,必须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处理好普惠与特惠的关系,进一步改善贫困村所有农户能够共享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兼顾临界非贫困户,对他们在就医、教育、产业等政策上给予分级分类减量化扶持。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解决尚未完成的深度贫困问题?如何防范已经脱贫地区和人群在未来再度返贫?委员们建议,做到扶贫“扶志”与“扶智+扶业”并重,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脱贫工作的扎实稳定和可持续。
主会场的发言引人深思,分会场和网民们的建言也备受关注。
“车间建到村组,机器安进农家”是如今十堰部分农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十堰市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引导企业、能人下乡兴业,开办扶贫车间(作坊)537个,直接带动3.36万贫困人口脱贫。十堰分会场上,市县两级政协委员聚焦产业扶贫,通过远程协商平台阐述建议。
十堰市政协委员陈宣提出,扶贫车间建设要围绕资源定项目、更新观念育主体、量身定做优服务、创新模式密联结,不断完善“企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等利益联结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
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十堰市郧阳区政协副主席胡建华建议:“加强全链条建设,在集群打造上寻突破;全方位发力,在乡村振兴上谋融合;全目标推进,在政策倾斜上求支持。”
帮助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稳脱贫,健康扶贫是关键。健康扶贫是宜昌分会场建言的重点。
宜昌市政协委员何克春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言:“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将在基层医院工作的经历,作为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的前置条件,引导支持优秀医务人员下沉基层。”
“如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全科医生培养?”宜昌分会场主持人、宜昌市政协主席宋文豹提问。
画面切入主会场,省卫计委副主任朱惠民现场回应,将落实基层人才激励政策,扩大乡镇卫生院骨干人员特岗津贴项目的补助范围,加大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力度,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大专层次乡村医生的定向培养工作。
“多搞点商超对接,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以电商驻村的形式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
“健康扶贫要先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普通大众的疾病预防能力,疾控工作很重要。”
……网民们的“金点子”不断呈现在直播页面中。截至协商会召开当天中午11点,近41.6万网友观看,点赞量达1.9万,有150条网友留言。
到会听取意见建议的副省长万勇认真倾听,并不时记录着。万勇说:“这次专题协商会很重要很及时,体现了政协组织和委员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下一步,我们将利用好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确保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