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政协机关会议楼一层会见厅,往常的会议室已模样大变———蓝色背景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庄重而又醒目。
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架排电线、调试线路、安装设备。“届时主会场委员们按‘U’型位置就座,对面墙壁则是一面大显示屏,屏幕上同时呈现着各个终端画面,通过动态实时切换,确保委员们无论在天南海北,都能通过网络与相关部委实现‘面对面’协商。”
施工现场负责人的详细介绍,为记者描绘了全国政协即将于24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举办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的现场。
这,是全国政协第一次举办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
2014年,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
随后,中共中央2015年初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6月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两份文件都再次提出,要进一步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新形式,为人民政协新时代的履职工作指明了方向。
十三届政协以来,汪洋主席多次明确指示,要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全国政协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机关相关局室通力配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工作。经过不到半年时间马不停蹄地学习、建设与完善,两个月前,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APP(简称履职平台)在第三次常委会议期间首次推出;10月24日,全国政协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将正式“亮相”。一系列活动的落地,成为十三届政协在开局之年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与生动实践。
“网”:用“网络”广泛连接委员
10月1日,国庆假期第一天。
早上8点09分,全国政协委员周延礼的手机“嗡”地一声震动,他顺手拿起,眯着眼读道,“全国政协将于10月1日至24日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举办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请各位委员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议政建言。”
这是筹备此次活动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专题议政群发布的第一条工作信息。这条信息像小喇叭一样,向注册登录履职平台的所有委员们“提示”:全国政协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此刻正式开始了。
这是全国政协的第一次,也是周延礼的第一次。他既兴奋又紧张,正在想说点什么,手机又“嗡”的一声震动,第一条发言“蹦”了出来。
让群里的委员始料未及的是,第一位发言的委员竟是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他向委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同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主席的问候和鼓励,点燃了群内的热烈气氛。张兴赢委员激动地留言道:“线上建言及时便捷,与时俱进,网络议政创新、务实、高效,是个好主意,为活动点赞。”
其实,自履职平台投入使用两个月来,上线的网络主题议政活动中,每次都有汪洋主席与大家互动的“身影”,既有支持、鼓励,也有关切。主席和副主席们与委员一起,深入参与网络议政,给委员们极大的鼓舞:在这个履职平台上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被关注、被重视,每一个讨论话题都会经过梳理,形成正式的网络议政成果进行报送。
这不,黄绮委员就在群里专门@汪洋主席,要汇报一件高兴事儿。“上次提的建议有了实际成效,感谢汪主席重视,让委员的建议没有白提,履职更有积极性,这样的履职群也建立了主席与委员间的直通车,真棒!”
黄绮的话说到了许多委员的心坎里,在“加油”与“点赞”中,新的议题开启了新一轮“不落幕”的建言资政。
与以往的协商建言不同,不再有时空障碍的委员们更大限度地实现了随时随地协商:有的委员半夜思考有所得,发言时间显示为凌晨2点24分;有的委员身在国外,发言时间是北京时间的深夜;有的委员来自港澳地区,使用的文字还是繁体:
“一点体会: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坚决消除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合理障碍,对政府承诺的放宽民营企业准入领域,要加大力度督促推进。”
“认同这个观点。另外还建议把抓政策支持与抓营商环境落到实处,研究推广有关地方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做法,鼓励地方设立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基金,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样很重要,特别是政务诚信建设力度,开展产权保护领域政务失信专项治理行动,推动涉及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提高金融机构主动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开通疏导机制,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
活动尽管开始时正值国庆黄金周,网络议政群却始终热火朝天。根据全国政协办公厅信息中心技术处数据显示,截至18日,登录履职平台的委员数已达778位,近百名委员在群里发言,建言内容近8万字。据负责梳理委员发言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前几次主题议政活动基础上,经过不断摸索,逐渐完善,参与此次网络议政的委员数量和建言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建言质量,除了互动交流部分,基本都是成文成篇成系统有观点,显示出委员对议题深入的思考和专业的视角。
“远”:“多维度”构建远程协商格局
全国政协这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的跨度是从10月1日,一直延续到10月24日。
在委员们充分开展网络议政的基础上,24日当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进入“远程协商”阶段。
不过,远程协商的进行并不意味着网络议政阶段的结束,相反,委员们在履职平台进行的讨论也是远程协商的“现场”之一,并将在活动结束后进一步延伸到30日,话题也将贯穿于前期预热、现场参与和后期总结的全过程。
“24日当天,我们在全国政协机关设立此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的主会场,同时在浙江、湖南和广东设立分会场。”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三个省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代表性,三地政协近年来也一直在进行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的探索和实践。分会场的选择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远程协商不是视频会议。在活动的筹备组织过程中,有关领导不断强调,要求提高“协商”资政意识。事实上,为了充分体现互联网灵活、及时、交互的优势,以及这种优势对政协履职方式的优化,对协商实效的增强,活动在筹备组织“远”字上颇费了一番心思。
袁亚非委员是江苏人,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由于工作繁忙,错过了很多他感兴趣的参政议政活动,一直引以为憾。但24日的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他一定不会错过。因为针对当前移动终端的灵活性特点,现场将特别设置环节,通过手机客户端对包括袁亚非在内的外地委员进行现场连线。
“没想到,没想到。”袁亚非接连用了两个“没想到”表达内心的澎湃,“这样只要手机在身边,再远的距离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协商议政。言路的拓展一定会汇聚更多建言献策的力量。”袁亚非说。
广开言路,充分协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全国政协对网络议政和远程协商的积极探索,“使协商更加广泛多层地展开、更为灵活经常地进行”真正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参与此次远程协商会的近30位委员,将借助预约发言、自由发言、手机连线发言,以及提问互动等环节,共同汇聚在这个协商议政新的舞台上。此外,一直并行且贯穿始终的网络议政活动,也会引入现场。同步在线交流互动的有关问题被现场截屏后,将投放到远程协商会的大屏幕上,进行讨论与回应。
应邀参加远程协商会的委员,大部分来自网络议政群内经过充分交流探讨的委员。
“议”:务实建言助推民营经济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以来,由于国内外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多变,民营经济发展同样遭遇问题和难点。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的话让委员们欢欣鼓舞,要知道民营经济和民企的健康发展,同样一直是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履职的重点领域,持续在出实招、献良策。
在此背景下,此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的举行,恰逢其时。
随着远程协商会越来越近,议政群里热度也越来越高,每天不断有委员参与并登录履职平台,接续发表意见建议。
“关于加强企业跨省维权机制建设,我认为要让跨省维权多走‘网路’、少走‘马路’,用‘互联网+’打造诚信创新环境。”10月12日登录平台的蔡金钗委员顾不得寒暄客套,直接针对民企跨省维权问题提出看法。
刘显忠委员冲他伸了个“大拇指”,回应道:“个人感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营商环境要靠市场竞争法则和相应的法律来保障。通过法治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法治惩治营商中的违法行为。无论企业家还是执法者都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形成人人守规矩的社会风气。”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互联网搭建的履职新渠道,让委员们的建言更务实、高效、接地气。截至记者发稿,议政群里的讨论还在继续,能参与远程协商的委员毕竟是“有限”的,但网络议政的容量是“无限”的。“有限”与“无限”的结合,让委员们在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主体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从8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平台APP正式投入使用,到举办此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仅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来,履职平台作为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基础,在一次次的主题议政活动中,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目前履职平台在主题议政栏目里相继推出六个相关主题议政群,每个话题都吸引上百人参与,并在线上线下共同汇聚起协商议政的强大合力。
采访结束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在加班加点做着活动前的最后“冲刺”。全国政协对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探索之路,已然精彩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