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教育论坛:让优质教育真正变成"一潭活水"

发布时间: 2018-10-19 09:02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题记: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直观的解释是强师资、好生源、优条件、丰财力、有优秀治理结构、科学管理运行,具有领先性、辐射性、垄断性、稀缺性、主导性等特征。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经历了1950-1970年代的被动选择、1980-1990年代的主动探索,直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全面发展阶段。多年来,在政府意志、市场选择、技术引领、学校自觉等动力的综合推动下,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很多改变,取得了很多成绩,然而资源总量偏少、配置结构失衡、总体收益不高、恶性竞争等困境也日益成为发展掣肘。

9月,正是开学季。月底,一年一度的民盟教育论坛,以“统筹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主题,在上海这个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拉开帷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并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差距明显。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热点难点问题,都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集中体现。

民盟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注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说,民盟是以教育、科技、文化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始终坚持以“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为己任,教育是民盟参政履职、建言献策的重要领域,而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献计出力,一直被广大盟员当作责无旁贷的使命。在这次论坛上,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民盟中央及地方组织中包括基层校长、老师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内的教育领域盟员,重点围绕“共享”二字展开了深入、自由、充分而又热烈的协商建言。■关键声音之一:

什么是优质教育?高分,还是素养?

开学第一天,食堂午饭时,宁波某小学的半数学生面对盘子里的虾傻了眼,有的拿起来闻了闻,有的拿起来舔了舔,然后忍痛割爱,望虾兴叹。

这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比较与对外交流部主任王晓燕在调研中看到的一幕。原来孩子们不是不喜欢吃虾,而是不会剥虾。而另一个王晓燕所知道的关于“鞋带”的调查结果是,某小学班级的40名学生,只有9个孩子会自己系鞋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培养的人才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王晓燕解释说,这个深刻的印象来源于德智体美劳五个字中的最后一个“劳”字,因为这正是当前中国教育中最缺乏的部分。

一直崇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王晓燕,近年来一直在不同场合呼吁“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在论坛上,面对共享优质教育的主题,她对诸多同仁表达了同样的思考。她说,新时代要特别重视实践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要在校内外统筹推进,脱离课本,学校外也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中小学生通过旅游学习实践同样能实现体验、体悟、认知、践行的过程。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可以称得上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刚刚参加了我国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即将参加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他,并不着急分享所谓“课程修订”的重要内容,而是分享了自己身边的一件小事。

“我们课程组有一个颇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但自己的女儿却非常不喜欢物理。她常常回家对自己的爸爸说,牛顿是谁啊爱因斯坦是谁啊,弄了这么多的定理和公式让我们去背,我烦死他们了。”

在会心的笑容里,尹后庆明白大家都听懂了,“在当下的教学中,单纯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状非常普遍,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王晓燕提出了一种走出课堂的途径,而在课堂上则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从书本教育走向素质教育,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各个阶段不断探索进行课程改革的初衷。

与会者大部分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深知孩子每星期有35节课,再加上一些校内外活动,12年基础教育的生命就在课程教育的海洋里滋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课程决定了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要学什么,怎样学?

据尹后庆透露,此次课改也是要建立以核心素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逻辑思维,这种素质不是书本知识的积累,而是一种运用知识观念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重要观念。

同样,在讨论中,对优质教育本源的探寻,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教育。在与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看来,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已非常高,但与国际相比,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质量却堪忧。

“基础教育重公平,高等教育重效率”,这曾是教育界的普遍共识。而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让高等教育必须走向更高效的资源共享之路。

如何缓解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与相对短缺的优质资源的矛盾?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坦言,“对外”要与海外政府机构及国际组织、国际一流大学、大型跨国公司、海外知名研究机构等加强联合,“对内”则要呼唤学院与学院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打破壁垒,盘活优质资源。■关键声音二: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竞争资源?还是公共资源?

近年来,由于天津市毗邻北京,众多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的“北漂”孩子们,选择了“退守”津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前阻碍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几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天津市教育局局长张素华认为,首先是中小学校长行政化比较突出,校长有一定专业化能力要求,但因为行政级别限制就很难合理调整,阻碍了干部的合理流动,作为推进政校改革的重要一环,一定要全面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此外,张素华还建议,要改革教师编制管理体制,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体制障碍,统筹编制使用,设定一定数量的机动编,实施流动管理,为教师流动创建条件,同时优化教师绩效工作的结构,大幅度提高奖励性绩效工作的额度,激发教师流动积极性。

优秀的校长和老师为什么流动不畅?因为他们属于稀缺资源。四川大学教授、成都市普通中学“菁才计划”导师秦永红一语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实现教育均衡的治本之举,优质教育本来是公共性的,但在现时背景下,教育资源作为一种竞争性资源,共享就遇到一定的障碍。“当前共享的规则和管理仍处于缺位状态,要通过制度创新去破解难题,深化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共同体的创建模式,真正大力推进政府主导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落地。”

说起共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金忠明遥想起过去的北大。他回忆道,过去的北京大学,路边的村妇都可以去旁听任何一节课,但现在的课堂不刷卡别想进得去,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倒退?

在反问中,金忠明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恰恰是共享的动力机制问题。“教育改革的动力在哪里,自上而下推不动,自下而上内生动力则激发不出来,按说民间的智慧是巨大的,教师们最有经验和体会,要调动起这样的动力。”金忠明也表示,一定要开放资源,同时要有反思的精神,共享理念的核心资源就是人才,但优秀的人才一定是少的,人的分享是减少,但信息的分享则是增多。

诚然,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共享已是题中应有之意。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精准化和智能化,对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创新,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江西九江学院区域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梅龙宝一直从事的就是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工作,如何在信息化与优质教育资源之间架一座桥梁,他认为,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优质教育资源大数据共享标准规范体系。“具体以地级市为单位,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编码、共享和交换程序,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大数据监管体系,实现城乡、区域、校际之间跨部门、跨系统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开放。”

既然是自由开放的研讨,与会者之间也因此敞开心扉,有共同的观点就积极附议,有不同的看法也坦然表达,共同商榷。这也是论坛一届一届办下来越来越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作为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这些年一直关注乡村教育,并采用各种形式推动教育均衡,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育也是他尝试使用的方法之一。

“有一次去大凉山调研,山里的孩子正在通过远程课堂,跟四川省实验中学的孩子们一起上课,要知道那可是四川数一数二的好学校。”俞敏洪说,大凉山的孩子们确实能共享课堂了。但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其实这些孩子们根本听不懂,跟不上。

俞敏洪的见闻算得上是当前教育信息化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之一。上海天山初级中学校长陈红坦承未来教育离不开信息化,但同样表达了对教育信息化的反思,“技术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因此不能被技术所绑架。要思考什么样的信息化才是最合适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关键声音三:

未来教育,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教师?

围绕教育的开放与共享,来参加论坛的200余位与会者,或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或常年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他们都有满腹的话要说。

为了让更多的与会者能有机会表达自己,民盟教育论坛在举办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交流互动环节和讨论时长。此次论坛更是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讨论、专题报告等形式聚焦问题,并从广度上以四个分论坛分别从“统筹城乡教育改革”“深化城市教育改革”“健全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机制”和“青年盟员的责任与担当”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互动式研讨。

跨地区的对话,不同省际的交流,场上场下互动,一线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领导、市政府督学……不同的身份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让讨论酣畅流利,精彩纷呈。

近些年来,不可否认我国教育资源共享的程度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国家和地方采取了很多的举措、方法,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比如,通过集团化办学、战略联盟、委托管理、“一校多点”、“一长多校”、“强校+弱校”、“强校+新校”等模式,以及“校校通”工程、远程教育、慕课(MOOC)等途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或多或少总会存在。

与会者无论针对什么问题进行讨论,面对未来的教育之路,最终无不归于教育的本源——立德树人。

“我们讨论了很多关于教育信息化的问题,的确教育工作者把教学智慧赋予了信息科技,让信息科技具有不断成长的灵动的教学生命。”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慨言,信息科技的发展确实影响着教学理念,因为大数据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准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要处理大数据就是要用大概率,因此所谓教育规律,发展规律,认知规律,都可以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也因此可以用大数据去解读。”

但对于未来的智能教育中是否会出现人工智能这样的前瞻性问题,张人利沉思道,如果未来的教师只会教授固定的程式化的知识,那势必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真正的教育是情感教育,尤其在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和情感养成还没有成型,教育的关键不是教授知识而是关怀情感塑造性格,而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关怀是永远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

民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龙江斌在大学教授教育心理学已经20年,谈及“教书育人”的理想,用了一句“看起来很美”来概括。因为在传统教育中精华的东西,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现实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的发展,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信息共享已经不成问题,但有时教育不只是信息的问题,而是文化和语言的问题,这也许才是欠发达及少数民族地区亟须的。”

有令人鼓舞的新成就,也有令人遗憾的新问题。一说教育,这些半辈子乃至一辈子都在为我国教育事业无悔付出的教育人,总有着这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作为东道主,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副市长陈群更希望这些闪烁着智慧的肺腑之言,在助推教育更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惠及上海教育发展实际。

论坛终有结束之时,但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在俞敏洪的专题报告中有一个这样的结束语,用在这里或许再合适不过:“现在迈出的每一步,都在通向未来;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我们将和未来擦肩而过。所以,我们不要急于出发,要先想清楚脚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