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阿佤新歌

发布时间: 2018-10-15 10:17 | 来源: 云南政协报 | 作者: 贾磊 | 责任编辑: 胡俊

西盟县政协领导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今年中秋刚过的第二天,西盟佤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岩东就来到了力所乡左扩村走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不时用佤族语与大家打着招呼,进家入户,仔细询问,看到村里的安居新房接近尾声的情况后,岩东脸上写满了笑意。

“直过民族”村寨的新生活 力所乡左扩村是一个以佤族、拉祜族为主体民族的贫困村,全村共有352户124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5户524人,到2017年底,已脱贫38户133人,未脱贫117户391人,贫困发生率为27.57%。

“作为‘直过民族’村,左扩村过去的整体情况并不乐观。”岩东告诉记者,受历史原因的影响,该村佤族和拉祜族村民普遍受教育年限短,2012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上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里。

在帮扶“直过民族”政策的推动下,2015年下半年起,西盟县开展了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在政府配套资金支持下,村民通过优惠贷款加自筹资金的方式建设安居房,截至目前,左扩村大部分村民已入住新居。

走进左扩村,只见新居墙面上画着牛头、木鼓的民族风格安居房建设得错落有致,村里公厕、文化室等一应俱全。 一直以来,西盟县政协积极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到挂钩扶贫村开展扶贫工作,科学制定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扶贫工作方案,精准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落实扶贫政策项目资金精准到户到人的要求,内引外联引导群众增强内生动力脱贫致富。在政协的大力帮扶下,左扩村等各挂包村发生变化的不仅是基础设施,还有村民的思想和观念。

岩东告诉记者,西盟县政协倡议政协各参加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助推脱贫攻坚献计出力。县政协常委会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建言献策这一主线,对标对表,分解细化年度工作重点,聚焦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等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引导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义诊咨询等活动,助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此过程中,西盟县政协组织县工商联界别委员以及非公企业负责人士深入村组一线开展“找准特色产业、聚力脱贫攻坚”行动,与村级达成了冬瓜猪、米荞等特色产品的收购协议,为发展产业、群众增收贡献了力量;整合县政协资源,班子成员齐上阵,集中力量精准发力,打好定点帮扶攻坚战;根据各挂包村基础条件、致贫原因和群众发展意愿,因地制宜实施精准帮扶,着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先后帮助各挂包村协调解决项目资金87万元,用于改善村组基础设施、组建农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开办农村实用科技培训等,不断打牢发展基础。

富口袋不如富脑袋 对于左扩村发生的改变,岩东深有感触地说,在帮扶过程中,大家深刻体会到,要让“直过民族”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除了产业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从扶智和扶志着力,牢固树立富口袋不如富脑袋的思想,“直过民族”的脱贫才有希望。

西盟县政协派驻左扩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岩土告诉记者,岩东因为本人就是佤族,从小就在附近的佤族村寨长大,深谙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所以跟村民们用本民族语言交流起来很是得心应手。“有些事情其他人去做工作,可能要跑很多趟,说许多话,但岩主席一去,几句话就说服了大家。”岩土说,比如在推进安居房建设过程中,一开始,有的村民不接受,就觉得他们自己的老房子好住。岩东主席和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就给他们讲住在危房里的危害性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又带大家到岩东自己家乡的村寨参观走访,用事实教育大家,说服大家,终于使安居工程得以稳步推进。

“过去老百姓认为新式住宅厕所盖在房子里,没有听说过,不愿意接受。”西盟县政协副主席、勐梭镇党委书记王建华回忆,一开始推行安居工程的时候,许多群众有一些抵触情绪。但现在好了,随着一点一滴的改变,群众习惯了在家里使用卫生间。“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由于家家都铺起了地板砖,所以下村家访的时候,到门口还要脱鞋子才能进去,这就是最大的变化。”王建华感慨说,“直过民族”的这种改变,让大家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和感动。

村寨唱响阿佤新歌“左扩村过去单纯种橡胶,产业较为单一,受市场波动影响,收入不是很稳定。”岩东说,在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后,政协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方式,引导贫困户通过从事公益性劳动获得资产收益分红,进而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有效助推脱贫攻坚。

2017年,西盟县政协在左扩村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培育4户养殖示范户,投放能繁母猪24头、仔猪250头,项目覆盖所有建档立卡户。

西盟县政协办公室主任周宇介绍,在政协帮扶下,有的村民家种植了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后,好点的一年收入约四五万元,如果还搞点养殖业的话,日子就更好过了。

中共西盟县委对县政协在脱贫攻坚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县政协围绕“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建设”等关系乡村振兴发展的课题,组织各界别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县委探索建立村组脱贫工作委员会,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的“西盟经验”提供了决策参考;在扶贫主战场,县政协班子成员勇挑重担,担任扶贫攻坚一线指挥员,彰显政协干部听党指挥、敢于担当的良好风范,破除了社会上到政协工作就是退居二线的惯性思维。

在西盟县政协的帮扶下,目前县政协负责的各挂包村的村民家都添置了沙发和液晶电视、音箱等家用电器,拥有汽车、摩托的人家也开始多了起来。随着危旧房改造接近尾声,过去“楼下牛铃响,楼上竹筒满”的传统农舍正在成为历史和过去,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及党的好政策使左扩村等“直过民族”村寨发生了大变样,动听的阿佤新歌正在边疆的村村寨寨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