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的环境,对于那些从未踏上过这片土地的人来说,“想象”起来都很困难。因为无论是用百度还是谷歌搜索,对这个国家的描述都只是只言片语。
“去之前我想过各种糟糕的情况,做好充足的准备,但真的没想到会有老鼠。”上海大学男排教练郭平自认为从吃苦的年代成长起来,不怕苦、不怕脏,唯独怕老鼠。但在过去的3个多月里,有两个半月的晚上,他都在“和老鼠打架”。现在,他已经可以伴着老鼠的磨牙声入睡。
郭平是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老挝项目的一名志愿者。他在老挝的任务,是提高当地青少年的排球水平。
过去15年来,受团中央和商务部委托,共青团上海市委先后派遣10批共106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该项目也成为全国青年海外志愿服务实施时间最早、服务时间最长的品牌项目。青年志愿者在老挝开展中英文教学、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对中老两国关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在老挝,上海青年志愿者共教授中文课程26600余课时、英文课程21500余课时、计算机课程17200余课时,先后有60个班级、1.2万余名老挝学员顺利毕业;上海青年医护工作者共参与大小外科手术700余例,门急症等日常护理计6000余人/次,中医共参与治疗近8500人/次的病患;体育学院专业教师帮助老挝乒乓球队在第十三届东南亚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了女子团体铜牌、男子团体铜牌的历史最好成绩,帮助老挝国家散打队在东南亚运动会上获得散打银牌;上海体育学院专业篮球教师孙伟受聘担任老挝国家男篮主教练,并带领老挝男篮闯进第二十九届东盟运动会前8名,取得了该国历史性突破。
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志愿者不计回报的付出和坚守。
郭平拥有一长串头衔,田径、篮球、足球、羽毛球国家三级运动员,排球国家一级运动员、国家二级裁判员,高尔夫美国、欧洲职业高级联赛高级教练员……但到了老挝,他的“工作圈”缩小到了两块排球场——一块有网子,一块没网子,全是水泥地,网架用废弃水管自行搭建。
这是老挝排球队的国家青训营,每次训练一般有50人参加,人多时有60至70人,训练年龄从13岁到35岁,不分男女。其中,男生平均身高约175cm。
“训练就像‘下饺子’,没法进行主攻、副攻的专项针对性训练。”尽管先天条件不足,但每次训练郭平都会竭尽所能。他与队员们一起跑、跳、倒地,好几次在水泥地上摔破膝盖,还帮老挝青少年纠正传球、垫球、扣球姿势,教他们跑动线路、战术进攻步法等。
此外,在郭平的推动下,上海大学今年将向老挝排球青训营捐赠100副护膝,还有排球和网架等。
与郭平同一批到老挝的共有10人,有医生、创业者、新闻工作者。有时,作为体育教师的郭平还要骑着借来的电瓶车,送医生去老挝武警总医院上班。
第一次见识万象的医院,上海儿童医院消化科医生林凯就发现,这里的硬件条件,甚至连我国江苏农村的乡镇卫生所都不如。门诊“大厅”是一个露天大棚,脚下是一片泥地,遇上下雨天大厅里坑坑洼洼,一踩一个水坑。
林凯所在的儿科共有4名医生、4名护士,看的大多是扁桃体发炎、发烧、咳嗽一类的常见病。如果遇到稍微严重一些的情况,医院就没办法了——影像科只有一台X光机,血检只能查血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功能都做不了,除颤仪、呼吸机等抢救设施也几乎没有。
有一次,一个7岁的老挝孩子得了白喉,经过几天的治疗有所好转,家长就办理了出院。结果第二天再见孩子,已经气道黏膜破损呼吸困难,亟须呼吸系统支持。但整个医院,都找不着气管插管。好不容易从ICU病房找到一根,还是新生儿用的,太细了。最终,林凯和当地的医生只能眼睁睁看着患儿憋气致死。
“白喉因为百白破疫苗的注射,上海基本已经看不到了。但即便有,在上海,我们也会有抗毒素治疗。”林凯说,上述情况最多只能算是急、危的疾病,绝对算不上重病。因此,她特别想给当地医院的医生做一系列急救培训。在她看来,这是老挝一些医院当前最缺、且能产生实效的流程。为此,林凯在淘宝上自费购买了一套生命支持系统的培训用具,通过中转站寄到老挝,“希望能帮到他们”。
很多志愿者都在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网为老挝提供更加实际、有效的帮助。比如,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的记者谭帅就和朋友一起策划拍摄一部展示老挝志愿者精神的MV,在上海地铁上播放;10月,由队员自发协调的医疗和体育设备(价值约35万元人民币)将运至老挝捐赠。
“老挝志愿者”已经成为我国青年民间外交的一个缩影。团上海市委书记王宇认为,更多青年参与民间外交,可以进一步扩大以青年志愿服务为特色的民间外交的影响力,“团上海市委和上海青年愿意承接和参加更多援外项目,体现大国青年、强国一代的使命担当。”王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