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在绿锈斑驳中触探历史的脉动

发布时间: 2018-10-10 09:48 | 来源: 联合时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胡俊

WDCM上传图片

原标题:在绿锈斑驳中触探历史的脉动——记市政协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周祥

说起自己熟悉的古钱币,周祥喜欢使用一个昵称:“孔方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孔方兄”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它就像一颗颗珍珠,点缀着几千年的繁华与落寞;它又像一把把钥匙,帮助人们打开尘封的历史大门。

上海博物馆钱币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在中国文博界独树一帜。他们有国内大型博物馆中唯一以中国历代钱币为主体的730平方米的展馆,展出了近4000件钱币文物。

这背后的学术支撑,就是周祥和他的同事们。

圆足布研究突破的自豪

1980年,19岁的周祥报考了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这是老师张绥帮周祥选择的。张绥毕业于北大历史系,是一位宗教史专家。“老师对我的脾性比较了解,我不大会讲话,喜欢静下心来做点事情。”周祥说。

“不大会讲话”的周祥在198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做了几个月的讲解员后,被正式调到钱币组。

在文博领域,钱币是个小东西。何况周祥在大学时钻研的就是青铜器,他喜欢的也是青铜器。所以,他并不想跟“孔方兄”打交道。这时,又是张绥老师说:“青铜器研究已经快要饱和了,钱币研究却是一块处女地,你可以做一些开创性的工作。”

一语点醒梦中人。周祥重新开始了学习,从钱币专业的ABC开始学起。

当时,全中国专门研究古钱币的人也没几个。资料缺乏、基础薄弱——好在,上博钱币藏品丰富,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周祥一头扎了进去,他每天忙着整理、辨别、拓印,弄得手指上、鼻子嘴巴里都是铜锈。几年下来,周祥心里有了底。

“考古这个事儿,你如果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做,是很枯燥的。你得从中寻找乐趣。”周祥很快就找到了这种乐趣:“比如拓印的时候,看着拓出来的文字图案,我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对比,为什么这两枚钱币看起来一样,拓出来却不一样呢?它们的差别是怎样造成的?”

当时的《上海工业经济报》开了一个专栏,专门讲钱币。周祥受邀成为这个专栏的作者之一。为了写出每期两三百字的小文章,他上班时研究实物,下班后查阅资料,一写就是数年,乐此不疲。知识的积累,就是这样逐步完成的。

入门之后,周祥对专业研究有了自己的思考。“王国维说过,历史研究,应该采用文献加出土实物的‘二重证据法’。博物馆重视实物研究,学校、研究机构则重视文献研究,两者各有所长。能不能在钱币研究中把两者结合起来呢?”

在这个思路的指引下,他一边在单位钻研历朝历代的钱币实物,一边大量阅读汲取知识。几年之后,他拿出了自己的第一篇专业论文:《圆足布研究》。

圆足布是先秦时代的一种货币,他详细考察了圆足布的属国、铸地、铸作时间,圆足布与其他布币(如三孔布、尖足布)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圆足布是战国时期赵国占领中山国之后铸行的一种货币。

这个结论一开始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可。直到2000年,周祥第一次应邀参加钱币界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一位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当众宣布:周祥的结论,被考古发现证明了!

“那种感觉,跟科学家的理论研究被实验证明是一个感觉,太开心了!”谈起这段往事,周祥忍不住呵呵大笑。

看得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满足。

做文物学问上的用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学问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界也;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周祥的钱币学术研究,如登山攀峰,经峻峭绝壁,已见峰顶风光无限。

到如今,他已出版了7本独著、3本合著,文章60余篇。数量并不算多,但件件都是精品,曾荣获中国钱币学会学术成果“金泉奖”和上海市钱币学会学术成果奖一等奖等。

他本人头上也已经顶了一大串的头衔: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金银货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的钱币研究有三大类:古钱、机制币(如银元等)和纸币。周祥不仅都有涉猎,且皆有建树。这在国内,可谓首屈一指。他是国内钱币研究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今年57岁的他,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货币组6位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虽然已是业内翘楚,周祥却愈发觉得“做学问深不可测”。他把出书写文章看得很神圣。“传播知识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人家负责。”

所以,在做学问上他是极用心的。比如,他的一篇题为《上海博物馆新获银锭考——兼论宋元时期银锭的断代》论文,篇幅并不长,却引用了38本书籍与杂志中的90处注释。其用功程度,可见一斑。

文章写到得意处时,周祥喜欢大声诵读自己的文字。他享受这种创作的感觉,对他来说,这比金钱、荣誉都来得痛快。

与社会接触的拓展

文博界有个不成文的行规:文物工作者,尽量不要到社会上参与买卖。周祥恪守着这个“规矩”。“很多人都以为我会有很多钱币藏品,其实我家里只有朋友送的几个普通钱币。”周祥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收获一种成功也就行了,不可能样样都得。”

上海市钱币学会每月有一次面向社会的免费鉴定活动,周祥都会参加。他还积极参与社会与钱币有关的各类活动,比如,担任黄浦区老年大学钱币班的教员,参加中国钱币学会举办的各专题学术活动,等等。

“其实,这类接触就是实践。”周祥说,“许多人把自己关进了博物馆的象牙塔,不与社会接触,长期这样下去,知识会枯竭,学术也会因之而荒芜。”

2013年加入民革,2018年成为市政协委员,这对于周祥来说,都是“与社会接触”的好机会。他说,自己现在还在学习如何履职,他希望能立足于专业而不囿于专业,眼光拓展到文化、民生领域,用做学问的劲头,去写出高质量的建言……

如今的上海,金融中心已具规模。陆家嘴方寸之地,各大银行高楼耸立。人们使用的货币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甚至已经变成看不到摸不着的“电子货币”。周祥身处其中,却依旧心无旁骛地埋首于绿锈斑驳的“孔方兄”,触探着历史的脉动。

细品起来,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错,确有别有一番动人的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