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二十年躬耕荧屏绘彩虹

发布时间: 2018-09-29 09:41 | 来源: 深圳晚报 | 作者: 曾惠怡 | 责任编辑: 王静

我来深圳30多年,只做了一件事情——宣传深圳,为经济特区的建设鼓与呼、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树碑立传。在电视台工作时,我用摄像机镜头表现热土面貌的变迁;在监察岗位上,我用文墨纸笔歌颂城市廉政思想的建设。

李杰

我的人生故事很平凡、很普通,既未下过一次海、也没炒过一天股,但我始终不曾离开过镜头和毛笔,既记录了城市表征和思想内涵的变革,也见证了这座南海边小镇的崛起腾飞。对于深圳,我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这里就像一个大工地,挖掘机、打桩机24小时不间断地发出单一重复的噪音,说好听的是热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前沿,但对拓荒者和建设者而言,就释放了一种现状不稳定、前景未明晰的信息

从剪报中初识深圳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兰州的邮局偶然发现了《深圳特区报》,那是一张繁体字、竖排列的油墨纸,在内地的铅字报中显得独特出众,乍一看以为是港台的报纸。那时候的《深圳特区报》一周出刊一期,在全国各地都有发行,我每期必追。当时深圳不为内地城市所熟悉,就连“圳”字很多人都叫不出来,我就将有关深圳的报道剪裁下来,积攒了厚厚一本册子,这才了解中国有一个深圳,深圳是一个经济特区。

那个时候的深圳建市不久,百废俱兴,到处调干招揽人才。我对深圳很向往,已年届40岁的我在甘肃电视台工作十余年,却平庸无奇、碌碌无为,我坚信自己的才华还未充分施展、才能还有发挥的余地,而深圳是值得投资青春时光、志气才情的地方,于是想趁不惑之年拼搏一把,产生了到深圳看看的想法。

随后我给深圳市人事局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我的意愿,很快就收到了回复。我凭着熟练的编导视技术和丰富的电视工作经验,顺利通过系列考试、重重筛选,工作调令在1983年就发下来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老东家没同意让我离开,深圳人才稀缺催得紧,通过各方协调,我也给深圳这边打过两次电报积极沟通,最终于1984年春夏之交来到这里。

荒凉热土让我不安惆怅

我怀揣着一纸调令、满腔热忱只身闯深圳,现实泼了我一盆凉水。当时我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从兰州到广州,再倒一趟车前往深圳,抵达时是白昼,下了火车一看,站台简陋破旧,四周尽是黄泥土路,仅车站门口用水泥浇筑了一级一级的台阶。我坐在台阶上连续抽了三根烟,初来乍到不知方向,便找人打听去市电视台的路。

当时深圳电视台坐落在罗湖区怡景路东的一个小丘陵上,满目荒凉萧条、杂草丛生,最深处的野草竟长得比人还高。我报到当天,被安排住进了一间招待所。在招待所整整三天我未曾下楼,吃食皆是老家带来的干粮,直到三天后外出拜访从兰州来的老乡,这才在他家里吃上了来深圳后的第一碗米饭。

南方炎热的气候让在大西北生活数十年的我很不适应,那时深圳还是发展的起步阶段,到处是黄泥土地、尘土飞扬,周围尽是芭蕉树林和坑洼水塘,马路修到上海宾馆就没了。这里就像一个大工地,挖掘机、打桩机24小时不间断地发出单一重复的噪音,说好听的是热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前沿,但对拓荒者和建设者而言,就释放了一种现状不稳定、前景未明晰的信息,让我感到不安和惆怅。一连七天过去了,调令和组织关系一直在我身上保留着,是去是留,拿不定主意。

深圳电视台于1983年筹建,1984年元旦才开播,我算是最早的一批工作者。那会儿电视人才从全国山南海北汇聚而来,很多人都待不住,陆陆续续就离开了。我的内心打了退堂鼓,这时老伴力劝我既来之则安之,我只好咬着牙关坚持下来。

现代文明坚定了留深决心

约大半年后,我对深圳有了刮目相看的认识。那时深圳万众瞩目的地标建筑是国贸大厦,虽仍在施工状态,但“三天一层楼”创下的深圳速度让人印象深刻。国贸旁边还有一个友谊商店,里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陈设着精心设计的橱窗,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这在过去的内地老家从未见过。

我保持着读书人的习惯,每到一个地方就寻找当地书店,某次偶然走进东门老街一家书店——博雅艺术商店,发现这里藏书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专业之精、种类之全,都超出我意料之外。我不禁惊叹这里的读书氛围,如果说当时的深圳是个文化荒漠,那这儿则是一片绿洲。当给老家故亲旧识介绍后,很多搞美术创作的朋友都托我购买资料邮寄回去。

深圳的现代化文明、科技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抚慰了我摇摆不安的心,这才把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窗口的口头标语与现实挂上千丝万缕的联系,仿佛看到了希望,对未来发展树立了信心。

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福田香蜜湖一带。

为了一个高空俯拍市容市貌全景的镜头,我们借用企业的大型直升机,从老机场起飞,向东绕着深圳转了一个圈;为了凸显城市现代化的特征,我们在马路边上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抓拍住一辆双层巴士

上天下海拍摄深圳

深圳电视台当时还在广播插转站的旧址办公,那是一栋4层高的农民自建土楼,后来还加建了两排铁皮房。设备方面,已经配置了几台摄像机、剪辑器;架构方面,已有新闻部、专题部、电视剧组等,播出节目以新闻为主;团队人员方面,彼此都在磨合适应中。

1985年的深圳不为众人所识,市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就需要一些基础宣传资料,这个任务落实到了电视台。当时我被分配到专题部,负责《今日深圳》栏目,自然而然地承担起执行这项宣传片制作的责任。

那时我们通宵达旦地翻阅资料、撰写脚本,初稿获得时任市委常委邹尔康批准通过,就立即边拍摄、边补充,逐步完善脚本内容。拍摄该影片时,我们几乎跑遍了经济特区327.5平方公里地域。为了一个高空俯拍市容市貌全景的镜头,我们借用企业的大型直升机,从老机场起飞,向东绕着深圳转了一个圈;为了凸显城市现代化的特征,我们在马路边上等候了一个多小时,抓拍住一辆双层巴士。当时这辆双层巴士是从香港运过来的,内地城市还没有见过。为了一个新颖的角度,我们借用一条渔船,在大鹏湾一带从海面上拍摄深圳的景致。后因拍摄效果不理想,遗憾未剪辑编入影片中。

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影片制作完成,片长30分钟,片名借用国家领导人胡耀邦为经济特区题的字——《前进中的深圳》。一经播出,广受好评,各省市驻深办事处纷纷来台要求复制,随后还翻译成英文、日文向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既满足市领导外出招商的需要,又起到了对外全面介绍深圳经济特区的作用。

随后影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于1985年荣获全国专题节目评比特别奖,这是深圳市电视台正式播出后,第一个获得全国性大奖的纪录片。该影片的解说词手稿被深圳市博物馆收藏。后来,有一个同事对我说,他是看过这个纪录片后才决定来深圳的。

往后的日子里,我先后受命拍摄了《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朋友,深圳欢迎你》等专题纪录片,都成了《今日深圳》专栏的重要节目,给全国电视观众留下新鲜又深刻的印象。

1990年,李杰在市监察局拍摄电视宣传片。

我们所制作的党课电教片曾大放异彩,因此接收到监察局的邀请。由于工作需要,该局领导极力鼓励我前去工作,我被对方求贤若渴的姿态所感动,于1990年调往市行政监察局

纪实廉政思想的建设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经济建设步子迈得快,引来猜忌、质疑,甚至有人说,经济特区除了红旗是红的,其他都变了样。我记得在1985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来到深圳香蜜湖拍摄一出中秋节晚会,邀请了全国表演艺术家、歌星演员前来,也包括了香港的著名演艺工作者。晚会举办得非常圆满、成功,但出于谨慎考虑,担忧过于华丽的陈设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没有在央视播出。

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委市政府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了加强特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思想建设,1986年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委党校、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电视台等6家单位联合拍摄党员《党课电化教育片》,我受领导指派参与该项任务全过程。

这次党课电教片的录制过程耗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最终制成6集系列电教片。1986年,在全国党课电教片观摩评比中,荣获全国评比二等奖,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给电视新闻和专题节目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借鉴、参考,受到同行的好评。

迈入监察哨岗

大约是在1988年前后,社会上逐步出现一些腐败现象,影响恶劣,引起市领导重视,于是率先成立了深圳市行政监察局(后更名为“深圳市监察局),比中央监察部要早数月。监察局是做什么的?当时很多老百姓并不了解,误以为是整治、监管大街上小商贩的摆卖行为,实际上是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廉政监察。

当时监察局的领导注重宣传工作的建设,我们所制作的党课电教片曾大放异彩,因此接收到监察局的邀请。由于工作需要,该局领导极力鼓励我前去工作,我被对方求贤若渴的姿态所感动,于1990年调往市行政监察局。

我在监察局负责电视宣传报道工作,监察局当时已经配备了基础摄影摄像等器材,有专门的剪辑房。最初几年我们做了《监察前哨》系列节目,在市电视台大力支持下,开办专栏播出,针对社会上逐步出现的官员腐败、行贿受贿现象及影响进行披露、展示,也对清廉行政的单位、官员进行表扬赞颂。时任中央监察部部长尉健行到深圳来,看到局里的宣传设备和代表作后,给予充分肯定,随后我被监察部宣教司借调去北京数月,参与宣传报道经验交流和指导工作。

由于年事渐长,后几年我被调到《监察哨》杂志社,负责编采工作。《监察哨》是一本行业杂志,一月出版一期,在全国各地的纪检部门内部发行,发行量约每月1万份。在我担任杂志总编辑前,已有两任总编辑操过刀,杂志办刊宗旨是“弘扬正气、揭露腐败、指导工作、交流经验”,政策性、原则性很强。同时,我们揉进去一些与廉政、监察有关的故事,还刊登美术摄影作品,拓展了素材选择的类型、充实了杂志版面形式,读起来更有趣味性、审美性。当时杂志在行业内颇有名气,影响力增大,有的老同志回忆起来都知道这本刊物。

不能说是儿子继承了我的事业,但因兴趣使然两代人走在了同一条路上,都做了宣传深圳、对外推广深圳、为深圳的建设与发展树碑立传的事情

子承父业记录深圳

2003年我退休了。退休后,我重新将国画专业的兴趣爱好捡拾起来,在老领导张伟雄的带领下,活跃在中国国风书画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圳清风书画研究院。前两年举办一场公益书画活动——清廉颂,对全市群众开放展览;去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又举办了一个专题展——《和平风》,深受群众欢迎。

我的儿子李砚伟在我常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成为一名摄影师。他花了十年工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深圳纪实拍摄。2013年,经由市文体旅游局广泛征集筛选,他拍摄的6幅全景图被选中,编制成为第一批城市旅游风光明信片。这套图展示了深圳主城区发展至今的城市风貌,地王大厦、京基100等地标建筑清晰可辨。明信片向全世界发行,截至2014年,已在深圳旅游景点区发放了100万张套。这点我颇感欣慰:不能说是儿子继承了我的事业,但因兴趣使然两代人走在了同一条路上,都做了宣传深圳、对外推广深圳、为深圳的建设与发展树碑立传的事情。

我记得市电视台原副台长陈学标在电视纪录片《前进中的深圳》结尾写下一段话,“我们一定会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世界万商云集的现代化城市,为国家四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最初看到“万商云集”四字,我心想这是过誉的虚话。然而今天的深圳无不证实陈台长高瞻远瞩、眼界过人。如今回顾荧屏,三十年风雨、三十年奋斗,躬耕不辍、酸甜苦辣尽在往事风尘,无悔终生。

李 杰

1943年生于河南济源。上世纪60年代初就读于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后投身军旅,1970年初调甘肃电视台工作;1983年调到深圳电视台,从事编导、记者工作,负责文化生活等专栏节目;1990年调往深圳市监察局,历任正科、副处、正处级干部,及《监察哨》杂志社总编辑等。于2003年退休。

口述时间

2016年5月9日下午

口述地点

福田区上步中路1004号深圳市政协贵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