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生涯中,工作过多个单位,亲见亲历亲闻的事不少,其中有一件事虽说印象深刻,但当我静心回首时,竟然没有太多的困难、困顿之感。实际上,它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都很强的工程,它就是今天矗立在西丽的深圳大学城。
后来我追溯其因,想明白了:我们赶上了最好的节点——当时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齐备,我们得以办大事而不那么曲折费难。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深圳大学城的模式之新、层次之高都成为了当年的全国“第一”及“唯一”。
庄心一
壹
深圳想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完善提升城市现代功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高校并不满足于仅仅办“虚拟大学”,想来深圳探寻“产学研”相结合的可行路径,想建立办学实体
抓住良机乘风而行
1998年10月,我上任深圳市副市长,分管教育,没多久就赶上了一个良机:那是1999年的6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措施、要求等;会后,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注定会写进中国教育史的重要一笔。
怎么使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我记得当时会上有要求说,各省、市的代表回去后不要急于开会,请大家结合实际,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后,再来布置如何贯彻落实。
刚好也在那一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由我牵头组成专门的班子,启动了《深圳市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01-2010)》的编制工作,在1991到2000的前十年的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反思、评估、学习和考察等,制订规划的过程中集思广益、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刚好也是同时在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早,受重视程度高,政策推进力度大,在上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的调整中蓬勃兴起,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势头——产值占全市的工业总产值比例超过40%,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使对发展高科技的要求需求越来越强烈,高层次的人才供给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其中的关键。与此同时,深圳率先提出实现现代化示范市这一目标,增创新优势,提出了“科教兴市”。
截至新旧世纪之交,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建立了20年,我们的区位、体制以及产业等各方面的优势已经形成了一种“磁力”,产生了一个磁场,不论是企业界还是教育界,愈来愈多地将他们的注意力瞄准深圳,希望在深圳找到与他们自身相结合的点,寻求发展。例如说,当时在高新区已经形成了“虚拟大学”,即当时有20多所来自国内各地的高校为了寻找实施教育探索的平台,在深圳设置一些相当于“窗口”的机构,还陆续开办了一些在职研究生班。我们提供场地,他们来挂牌。
尽管以“虚拟大学”的形式汇聚了不少教育资源,实际上在偌大的深圳,全日制高等教育就只有两所院校,一所是深圳大学,另外一所是深职院。在经济特区20周年之际,基础教育的发展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之时,高等教育给大家的感觉是“发展慢了,规模小了,水平低了”,成为一块亟需补上的短板。
在2000年4月12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李子彬、副书记李容根分别作了讲话,在高等教育方面,明确了“两条腿”走路——办好现有的两所大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同时抓紧规划兴建大学园区,吸引国内外名牌大学来深办学,实现高等教育跨跃式发展。
具体怎么办?和哪所高校合作?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构想——在这一次会议之前的几个月,也就是春节前后,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在迎宾馆先后与清华、北大两所高校的校长、书记进行了会谈,我们深圳想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来完善提升城市现代功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高校并不满足于仅仅办“虚拟大学”,想来深圳探寻“产学研”相结合的可行路径,想建立办学实体。因此,双方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和默契,可谓一拍即合。
现在回想,当时这么多机缘都凑在了一起,形成了强大的“聚合效应”。可以说,这一重大决策的形成是国家宏观政策、深圳自身优势以及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强大需求等诸多有利因素在特区这块土地上综合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当时市民、企业、高校、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共同愿望,可谓“应时、应地、应势、应人”,没有过早,也没延误,正是想办、该办、能办的时候就果断下决心真干了。
2001年10月12日,深圳大学城举行奠基典礼。
贰
我们选取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学科:其一,与“知识经济”相关的IT信息产业,也是当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当中的支柱产业;其二,与新材料、生化相关的学科;其三,现代服务业相关学科
最先与清华探索合作模式
在引进名校方面,深圳与清华的合作是启动得最早的,于我个人而言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在深圳迎宾馆的那次会面后,市里面就指定我来代表深圳推进此事,主要协助我的还有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江潭瑜、教育局长杨柏生、深大副校长张宝泉、教育局高教处处长梁北汉等人,而清华方面是由时任常务副校长何建坤牵头,与时任校长助理吴敏生、校办主任史宗恺等同志一起来负责此事。当时我们是一轮又一轮地见面磋商、周密讨论,将每个环节一一敲定。
在哪里办?当时为了选址,我们先后到过坪山、葵冲、赤湾还有宝安的一座山的山脚去看,清华方面也给了很多建议,考量到交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最后选来选去,才确定选址在西丽。
其实,当时西丽这块地已经出让了,而且只有1平方公里,地方小,就算加上东边的一片菜地、两个村子,也不够3平方公里,而且旁边还准备建一个垃圾发电厂,因为涉及重新规划、拆迁以及发电厂需要另觅他地等事项,总体比较麻烦的,但是考虑办学的实际需要,最后还是定在了这里。为此,市里有关部门很快解决了已纠缠多年的土地遗留问题,搬迁了本已开工的发电厂项目。若不是市里下了很大的决心,若没有市里职能局高效有力的落实执行,这些个难题的迅速解决是不可能的。
当时我们不仅仅考虑一期工程的需要,还得从长远来看,要给二期、三期留有余地。我记得当年与之毗连的地方有道铁丝网(特区二线),后面有一个山坳,我们曾沿着一条巡逻小路专门去看过,算上山坳的那片地,心里有点底了:至少给二、三期预留了一点发展用地。
至于办什么?契合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我们深圳提出的目标很明确: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而且必须要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只有这样,才能将该领域内最高水平的学者、最有希望的人才聚拢过来,才能可持续地汇聚来自全世界的相关信息和前沿成果,而且国家级的科研项目也会随之而来,当然还有国家的科研经费。
最后是要具体到办什么学科。现有的学科包罗万象,当时深圳在编制“教育发展十年规划”时,同时编制了一个深圳要重点发展的高等教育学科的目录,这是其中的一个依据,另外一个也要是对方院校擅长的学科和专业。
我记得当时为了讨论此事,我带队去过两次清华,去过一次北大;清华那边也派过一批教授到深圳搞了一周的调研,除了与企业代表座谈,还到企业实地考察,回去后每位教授都提交了一份建议书。经过约半年时间的反复论证,我们选取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学科:其一,与“知识经济”相关的IT信息产业,也是当时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当中的支柱产业;其二,与新材料、生化相关的学科;其三,现代服务业相关学科。
得办多大规模呢?这不是拍脑袋就能定的,首先要符合“确保母体品牌”这一质量标准,其次还要取决于双方的现实条件——学校既能提供办学质量上的保证,我们这边的空间和资源也能跟上保障。当时就定下了首批招生的规模、以及阶段性实现的招生目标。后来我听大学城管理办公室透露,基本上都实现了。
在这一系列的接洽中,我对清华大学实践“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也有了很真切的感受。且不说前面他们做了多少务实细致的工作,到了“明算账”这一环节,我记得当时问清华每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要补贴多少钱。其实如果他们就算开价5000万,我们也不会还价,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层次、结构和质量以及后面产出的效益,结果他们提出的数目是3000万。另外,每培养一个学生、每来一个老师需要补贴多少,也都是有理有据、清清楚楚的。
说到资金,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深圳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备的支撑科技研发的财政政策,在人才方面的补贴有专项资金;而且在每年市“两会”时期,人大、政协对教育的投入从不吝啬,这些为办高等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说老实话,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办全日制教育,我也是边干边学、现学现用,从中懂了一点办学的规律。有了跟清华一起先行模式出的合作经验,后面与其他学校的合作中好多事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了。
2007年12月13日,时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庄心一考察深圳大学城。
叁
从当时实际出发,经过考察、论证,形成的办学思路是32字方针,即“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政府引导、自主办学、多元开放、体制创新、汇聚优势、争创一流”
在高新区进行过渡办学
为了积累办学经验,我们当时既考察了宁波、珠海、廊坊等国内的大学城,也去美国洛杉矶、宾夕法尼亚、伯克利考察过一些大学园区。后来发现,我们的办学模式还是比较新的,可借鉴经验不多,主要得靠自己探索。
深圳市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按照现代教育规律和特区20年改革发展经验,从当时实际出发,经过考察、论证,形成的办学思路是32字方针,即“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政府引导、自主办学、多元开放、体制创新、汇聚优势、争创一流”。
举例说,“统一规划”就是统一在西丽建办教学科研实体;为什么要自主办学?我觉得这就体现了深圳的观念:我们知道自己不行,所以完全靠院校自己办学,如果处处觉得自己很行反倒容易坏事;另外,大学城有一整套的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公用的要集约共享等。
当然,这32个字不仅是大学城规划的指挥棒,同时也精炼地概括出大学城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机制,也就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在改革创新中发展,要紧紧围绕——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市民服务、为产业服务这一目标展开。
2000年10月14日,时任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李德成与何建坤分别代表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正式签订了办学协议,确定将清华大学作为首家引进办学的实体。
而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2000年秋季学期开学,清华大学已在高新区里临时划出的区域进行了过渡办学,此事也充分体现了“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益”:大概是6到7月份才定下了过渡办学的方案,随即提供了简易的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在市里“优先保障”“特事特办”的要求下,9月份师生们来开学时,学生宿舍、教师公寓、食堂、教室、办公室基本上一应俱全,都是我们十几个相关的职能局和高新区共同努力、高效工作、保时保质保量“交活”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没有操过什么心,作为一个分管的副市长,那两三个月内,唯一需要协调的居然是在师生们经常通过的路口装一个红绿灯。
对于过渡办学期间的保障,清华大学那边没有人说过一句不满意的话。所以,当我回想我的职业生涯当中曾遇到过的困难困惑时,就会感慨,就办大学城而言,当时的要求很高、时间很紧、头绪很多,我虽然很忙、很累,但真想不起有什么很难之处,由此也让我真切感受到特区真的是一个万众一心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华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年初领导碰面达成办学共识到秋季开学,期间他们一边积极参与大学城规划,一边将深圳研究生院作为异地办学唯一实体申报教育部获批,一边筹划招生和配备师资,任命吴敏生为深圳研究院的院长,林功实、梁永明为副院长。何建坤副校长当时告诉我说:当年清华大学内部教研岗位竞聘时申报来深圳工作的不仅踊跃而且层次很高;报考深圳研究生院的学生很多,整个录取成绩还高于本校。我听了特别高兴,因为这也体现了深圳的吸引力。
2001年1月,北大签约;同年5月,哈工大签约。南开大学金融工程学院后来因为一系列变故,未能将原定的社会办学模式进行到底,但也在其中实实在在地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贡献。最近,我听大学城管理办公室说,深圳大学城与国外的著名高校进行国际化办学也取得实质成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落户大学城并招生,这个消息令我感到振奋,因为这也是我们当年想做而没能做成的愿景之一。
肆
看到昔日在图纸上、沙盘模型上的规划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场景,既亲切,又高兴,还很陌生,因为比我想象得还要好
大学城从蓝图变成现实
2001年10月12日,大学城奠基典礼举行。当年规划大学城,基于高校的意见,大学城内“八通一不平”,特意留下一个小山坡。
我是2002年3月8日离开深圳的。走之前,我特地去了一趟大学城的工地,做一个告别。只见到处是挖掘机、推土机,人头攒动、机器轰鸣,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当时工人们正砌大沙河,这让我想起此前曾与何建坤校长他们的团队在一起憧憬未来时,曾说这一条河会不会像剑桥的康河一样,成为未来大学城学子们赛艇的地方。我听大学城管理办公室说,这个想法近年已经成真。
到了2007年,我回深圳开一个为期两天的国际研讨会,与几位国外的教授在一起。当时有半天的时间可灵活安排,我便想带他们去看看深圳,向他们提出三个建议:“一看景点,二看企业,三看学校。”他们毫不犹豫地说:“看学校。”
那一次,我带他们去看了两个地方,其中一个就是大学城,那一次也是我离开后第一次再回来看大学城,看到昔日在图纸上、沙盘模型上的规划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场景,既亲切,又高兴,还很陌生,因为比我想象得还要好。
到了2012年,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资本市场学院,院址紧挨大学城的西北角,可谓是比邻而居,我又奉命成为筹办人之一,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了。
我最近从大学城管理办公室得知,2016年上半年,清华、北大、哈工大三所研究生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8885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数占深圳全市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总数的60%,累计培养了2.3万多名全日制研究生,在他们当中,有约45%的毕业生留在深圳工作。还得知,一批科研成果从大学城进入深圳的企业和社会,一批企业的科技难题在大学城得到解决。这说明大学城正为深圳的发展进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深圳大学城的蓝图得以变成现实,与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分不开,与各方的务实工作和帮助支持分不开。在深圳市副市长的任上,我见证了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的这条主线从来没有一丝一毫地含糊或动摇——前期的高丽书记、子彬市长为此分外上心、特别给力;我还记得,2000年年5至6月,市委市政府换届,于幼军市长上任后,在9月份亲自带队上京汇报教育工作,并且恳请教育部对深圳创办大学城给予政策支持;我所敬重的李灏老书记,当年也常鞭策和鼓励我,还热心推荐国内外的学校;尤其是当时全社会上下一心办教育的共识和热情,都是大学城得以梦想成真的力量之源和成功之本。
十五年过去了,当我回顾这段历史,综合其他方面对深圳的了解,感觉深圳大学城建设是深圳改革开放发展转型当中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特区勇于进取、脚踏实地探索试验的实践典范。它既聚集体现了深圳当时的远见和优势,也为深圳未来增创新优势提供了长期、持续的有力支撑。
庄心一
1955年生于上海奉贤,经济学博士,1995年10月至1997年10月任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党委书记。1998年10月至2002年3月,任深圳市副市长、党组成员。曾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党委委员。现为资本市场学院理事长。
口述时间
2016年5月17日下午
口述地点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赖丽思
前期统筹:
王外平 梁琼月 黄晓天
后期统筹:赖丽思 施展萍
特别鸣谢:
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
本版历史图片由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