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内容统筹谋划、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下大气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2017年9月,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实践证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为了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各级政府还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提高规划的约束力,合理控制公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这是政府调控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的总开关、总阀门,促进医疗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发展,对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具有基础性作用。研究制定公立医院财政投入保障办法,科学界定政府投入保障范围,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公立医院工作量、绩效评价结果等挂钩的公立医院财政长效投入机制。帮助化解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形成的债务,为公立医院改革解除后顾之忧,让公立医院能够正常履职,提供公益服务。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思路,通过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腾出空间,进一步优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做好与医保支付、医疗控费、分级诊疗等政策的衔接,保证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及时灵活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决定着公立医院新机制的建立以及可持续发展,政府不仅要保障必要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通过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高公立医院医务性收入占比,为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打下基础。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在深化医改、促进三医联动方面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服务整体绩效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和调节作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医保制度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深化医改的关键所在。各级政府要加快推动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工作。
深化药品耗材领域改革。药品领域的改革是医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药品耗材生产流通全流程改革,挤压药品耗材价格虚高的水分,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坚持集中带量采购原则,合理管控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推动省交易平台跨区域联合采购。坚持医药分开,全面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建立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机制,更好满足临床合理用药需求。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结合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提供服务情况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要求,科学设定年度医疗费用增长控制目标,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公立医院提出差异化控费要求。要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建立健全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综合评价体系。要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加强预算约束,强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逐步建立医疗机构成本信息库。加强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公立医院病案、临床路径、药品、耗材、费用审核、财务和预算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同时,要合理把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严禁举债建设,严格控制建设标准。
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完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为目标,着力落实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举办、监管权责清单和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清单。各级各类医院应制定章程,以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吉林省委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