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界别3位常委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发布时间: 2018-09-03 10:46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张正朋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2日在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闭幕会并讲话。他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本次常委会议以“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为议题,是全国政协聚焦三大攻坚战集中协商议政的具体行动,体现了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和履职特点,展现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心推进到哪里、人民政协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行动自觉和务实作为。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2日在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闭幕会并讲话。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记者 齐波 摄

在21日下午举行的全体会议上,14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围绕“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大会发言。民革界别李惠东常委、修福金常委、吴晶常委作大会发言。

李惠东常委代表民革中央发言:加强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 守护蓝天绿水青山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力推进“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重要政策措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吃上更放心的食品,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坚定拥护。

基层环保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事关污染防治攻坚战能否打得好、打得赢、不反复。目前,污染防治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基层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是执法队伍人手不足。污染防治工作迈入新时代后,人员编制未及时增加,且现有人员配置“倒三角”问题突出,越往基层污染防治工作人员越少,到乡镇一级设置固定工作岗位的不多,广大农村则基本覆盖不到,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而且,污染防治担子重、责任大,部分干部视污染防治为“高危”岗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干部主动辞职、“实职”转“虚职”等逃离污染防治工作的怪现象。

二是专业化程度不高。基层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部分在岗人员“半路出家”,未受过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专业素养和法律素养不足,知识结构相对老化,不懂得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和产业政策,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法规掌握不够、政策理解不透、违法事实认定不清、执法尺度把握不准等问题。

三是工作方法不够科学。一些地方为突击完成环保任务,采取的治理举措“用力过猛”、不尽科学,甚至出现不恰当的“休克疗法”。例如,在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中,将河道“裁弯取直”,破坏水生生物的“天然产房”;使用大水泵清淤,让水生动物消失殆尽;利用钢筋水泥硬化护岸,削弱河流自净能力。类似做法既造成资源浪费,也违背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甚至造成“二次污染”。

为此,建议:

一是适当扩大基层综合执法队伍规模。各级党政部门要优化人员编制结构,将执法人员编制向基层和一线倾斜。通过同级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从环保部门外划转编制等办法,解决基层工作的用编需求。加速整合环保和国土、农业、水利、海洋等部门相关职能和队伍,统一实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不断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

二是大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基层环保执法队伍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及时总结污染防治经典案例和实践操作模式,推广污染防治创新技术。举办执法资格考试,保证在岗人员持证上岗。加大环保执法办公用房、交通工具、监测仪器设备的投入,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专业综合执法队伍。

三是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各级党政部门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可参照信访津补贴制度,对基层一线接触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防治工作者,进行补贴和资助。可参考公安、城管等部门做法,对污染防治工作人员发放加班费用。要进一步改善基层环保部门干部的晋升渠道和成长环境,发挥环保人才的价值和作用。

四是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要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环保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环保大格局。大力宣传推进污染防治的举措和成效,及时曝光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引导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美化净化环境、坚持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特别是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污染防治工作,共同打赢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

修福金常委的发言: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 精心呵护清水长流

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修福金

这个夏季,我们明显感受到身边的河流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靓丽容颜。问渠哪得清如许?主要归功于河长制的有序推进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共明确省、市、县、乡四级河长30多万名,另有29个省份设立村级河长76万多名,打通了河长制“最后一公里”。河长制的实施,找到了打开解决水资源污染困局的一把“金钥匙”。“河水有问题,直接找河长”,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很多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推动解决了一批河湖管理保护难题,河湖状况逐步好转。

当前,全面推行河长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也要看到在贯彻落实河长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题。一是地区落实不平衡。在经济发达、财政经费充足的地方,落实的力度和取得的成效比较显著;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属于“吃饭”财政,有落实河长制的意愿和规划但无力实施。二是存在“上边热、下边冷”现象。总体看,省、地市对此项工作比较重视,落实力度大,但一些县区、乡镇、行政村对实行河长制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基层干部有畏难情绪和应付思想,管河、治河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启动;一些群众因为个人利益可能受到影响而产生抵触情绪,缺乏主动配合意识。三是河里的问题要上岸解决。水环境污染表象在河里,根源却在岸上,工业废水不达标排放、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农村面源污染等都会造成河湖污染,需要河长具备有效统筹整合岸上的治理力量。

有了河长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让河长制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为此建议:

一、 强化考核问责,让河长制落地生根。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避免河长制变成“河长秀”,让河长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形成党委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根据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压实各级河长的工作责任。分级明确河长制考核牵头单位,加强明察暗访,建立通报约谈机制,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河长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防止慢作为、不作为现象。

二、 坚持系统治理,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河湖治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水岸一体化治理,因地制宜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和具体治理措施。把源头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重点放在农业转变生产方式、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上,倒逼新旧动能转换、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遥感、物联网、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来监测和分析水环境,有效提高河长工作效率。

三、 引导公众参与,满足人民对美丽河湖的期盼。把治水与富民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让老百姓在承担治水、护水义务的同时,享受到治水带来的好处。配套实施民间河长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河道管护工作,有效弥补乡村两级河长及专业巡河队员人力有限的缺口。建立河长制信息公开发布平台,持续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发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监督河长制落实情况,让水环境治理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我们相信,随着河长制的全面贯彻落实,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整治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神州大地将焕发出蓬勃的生态活力。

吴晶常委的发言:坚决打赢“五水共治”攻坚战

民革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

浙江是江南水乡,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但却一度因为偏重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环境治理保护,出现了许多黑河、臭河、垃圾河、牛奶河,个别地方甚至困于“江南水乡没水喝”,严重影响了形象,阻碍了发展,损害了居民健康,降低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早有科学论断和殷殷嘱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中共浙江省委一锤定音:宁可作局部暂时的舍弃,每年以牺牲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为代价,也要以治水为动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绝不把污泥浊水带进“十三五”。自此全面吹响了“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冲锋号,打响了消灭“黑臭河”的攻坚战,拉开了绿水青山保卫战的序幕。

五年来,共治理6500公里垃圾河、5100公里黑臭河,水体黑臭脏等感官污染基本消除。2017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中,三类以上占82.4%,比2013年提高18.6个百分点,劣五类水彻底消除;五年来,关停或搬迁养殖场户40余万个,生猪存栏量减少近900万头;五年来,共整治脏乱差、低小散企业11.8万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3万家,推动经济向形态更高级、结构更合理、质量效益更好的方向转变。2013—2017年,浙江GDP年增速均达到8%左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旧动能协同发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浙江治水之功关键在于:

一、 一张蓝图,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制订“八八战略”宏伟蓝图。省委省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总书记思想,充分彰显了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

二、 纲举目张,带动全局。四套班子齐上阵,部委办局都有责,社会各界同发力;省市县全面启动,乡村户不留死角,组织推进体系到底到边;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对26个县和两个设区市取消GDP考核;约束激励敢动真格,敢担当的干部提拔重用,“为官不为”者严肃问责;监督整改反馈机制快速联动,《浙江日报》设立“治水拆违大查访”专栏,浙江卫视“今日聚焦”锚定痛点难点焦点,省市县万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协同,人人都是监督员,个个都是参谋长。

三、 打开缺口,精准施策。治水关乎生态、关乎转型、关乎民生、关乎全局。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中,根子在岸上。2013年率先在全省水质最差的浦阳江打响治水第一枪,对污染企业釜底抽薪,对落后产能猛药去疴。进而由点及面,由主攻水中向水岸同治,由各自为战向区域流域联动,由突击战向持久战,由党政推动向自觉主动,由人海战役向依法治理转变,实现了全省一盘棋,河长制向全国推广。同时,将“五水共治”与“三改一拆”“浙商回归”相结合,加快实现经济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四、 加大投入,增强动能。面对“财政资金投入有限”与“民间投资渠道不畅”难题,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化投资体系。增加财政投入,从压缩“三公”经费做起,削减30%以上用于治水;积极吸引民间投资,用市场机制鼓励浙商回归,投资治水项目和公益治水;大力推进金融创新,采取排污权抵押贷款等举措,用市场化手段多方筹措资金。

五年来,壮士断腕重拳治污,高招不断妙招迭出。通过治水有效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治国兴邦理念提升;治出了全民共享“生态红利”,赢得了群众交口称赞。老百姓夸赞:“污水变清水,臭河变风景,猪棚换大棚,养猪变养生。”现在,“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对开”的“诗画江南”美景正在浙江大地重现。

水是生命之源,而治水之艰在于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护水之难在于稍有放松即死灰复燃、前功尽弃。守住胜利果实,必须以使命感和责任感铸就铜墙铁壁,必须党政把舵干部带头,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必须强基固本历久弥新,必须有错必纠有污必治,必须人人争先众志成城,必须保证必要投入建立长效机制。最重要的是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和嘱托铭于心、践于行,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强大动力和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美丽中国,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