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与发展:为什么农村淘宝做的好

发布时间: 2018-08-10 18:32:3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胡冰川 | 责任编辑: 彭科峰

习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7年6月23日,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累计减贫6600万人以上,按照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减少了2/3,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脱贫攻坚的形势虽然明朗,但是任务更为艰巨,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电商在脱贫攻坚中作用日趋凸显,为此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更是策划了“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规则、统一宣传”的电商扶贫频道,采取与贫困地区政府部门、企业、农户等对接,对贫困地区特色优质产品(包括民俗、旅游等)给予流量支持、减免网店经营费用等优惠措施,打造贫困地区产品网络销售直通车,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目前已经覆盖全国590个贫困县,惠及数以千万的贫困户与农业生产者。

而这其中,以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最为突出。为什么农村淘宝做的好?原因在于:阿里经济体平台实力强,科技水平高,资源动员广,能够对脱贫攻坚进行更多的赋能。就模式而言,阿里的互联网脱贫包括:基础设施扶贫、电商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式,构筑了企业扶贫的完整生态群落,其中农村淘宝承担了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8年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2691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819亿元,增长30.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6.6%;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42.4%、24.9%和30.7%。其中“吃”的产品增长的速度超过了42%,预计2018年农村电商上行的规模和速度均超过2017年1.24万亿元,预计超过1.62万亿元。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扶贫大有文章可做。

实际上,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中,与传统方式相比较,电商扶贫不仅导入农业生产要素,同时也改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在“扶志扶智”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例如,农村淘宝和蚂蚁金服联合开展农资农具和小额贷款支持,一方面解决农户生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通过普惠金融方式使贫困户更多地接触市场机构,改善农村市场经济环境,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

进一步地,电商扶贫不应被简单地理解为渠道扩容,深层意义上应该是:在农业产业体系更新升级过程中,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渠道方式。具体来看,在电商扶贫的导流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因为品质良莠不齐,消费体验下降,纠纷多发的现象。针对此,农村淘宝除了导流之外,通过整合阿里集团、社会和政府资源,共同建立农产品电商发展标准体系,助推农业生产方式改进,倒逼生产水平的提升,这也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具体形式。

可以从农村淘宝巴楚留香瓜项目的进展中窥见一斑:2016年巴楚县有瓜农参加“聚划算”活动,一小时就卖出5000余件,通过阿里巴巴全渠道的销售,3个月之内接到了超过6000吨意向订单。采购价也从每公斤0.6-1.2元,提高到每公斤2元,仅此一项,55家签约户当年每户平均增收8000多元。2017年,尝到甜头的瓜农与农村淘宝进一步合作,按照农村淘宝要求标准进行生产,品质指标又上了一个台阶,农村淘宝对产品进行买断,瓜农年收入从1500元增长到4500元。

类似于巴楚留香瓜项目作为阿里巴巴在全国10个电商脱贫的样版之一,模式不仅停留在重庆奉节、云南元阳、甘肃礼县、新疆吉木乃、内蒙古敖汉旗、安徽金寨县、福建长汀县、吉林和龙市、贵州雷山县这十个样板县上,更实现了模式的可复制与推广。观察最近的电商扶贫的模式进展,不难发现,其它互联网企业也在借鉴和学习农村淘宝模式或行动。在可见的未来,这一模式势必透过电商扶贫扩展到整个农业生产领域,对传统农业提升有很大裨益。

电商扶贫是脱贫攻坚大计的一个抓手,通过优化生态的方式持续赋能农业,一方面对脱贫攻坚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将对农业农村发挥更长远的作用。特别是市场介入、资源导入、渠道下沉、标准构建这些现代元素与传统农业农业社会的嫁接,必将对未来发挥深刻影响,在这一点上,农村淘宝和阿里做出了重要的尝试与探索。

农村电商需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政策落地。政府出台了那么多三农政策,需要有落地和承载的商业平台;二是新时代振兴乡村需要高科技助力。大量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新创业也期盼高科技下乡;三是要摆脱城市反哺农村的单一模式,让农村经过品控的好货进城,领航城市餐桌,催生城市消费升级;四是乡村振兴要提高农村生产力,需要优质农资农具低成本下乡。

农村淘宝模式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仅是赢在阿里集团资源多,更是因为在上述领域扮演好了四个角色:承载政策落地的商业平台、农业科技的布道者、城市餐桌的领航者、优质农资农具的提供者。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