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18-07-31 08:50:14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佚名 | 责任编辑: 彭科峰

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

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拓展“一国两制”新实践

港澳台侨委员会派两组分赴港澳和广东,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实地调研,突出感受和建议如下:

一、统筹推进湾区建设,拓展“一国两制”新实践。一是统一领导。成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三地和“9+2”协调机构,自上而下高效协同联动;二是规划引导。统筹制定专项计划和地方细则,与港澳发展规划衔接,界定各城市发展定位与分工;三是突出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注重港澳社会需求。

二、抓住要素便捷流动关键,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一是重点突破。以要素便捷流动为突破口集中攻关,倒推体制机制创新;二是试点先行。小范围安全试验,大范围高效推广;三是以人为本。

三、着力建设国际创新中心,培育湾区核心竞争力。一是综合集成。统筹构建科创体系+高端制造业+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综合性国际创新中心;二是示范引领。以四个跨境合作平台错位发展为起步区,打造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示范区。

四、完善政策措施,鼓励港澳青年到湾区发展。一是加大支持投入;二是扩大教育合作;三是鼓励创业就业。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

创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议:

一、借鉴欧盟消除各国进出口、出入境差异的经验,在南沙、横琴、前海、河套等地试行自贸区群协同发展先行先试机制,以便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双向流动。

二、设立“大湾区金融协商委员会”,配合区内金融产品日益多元化所衍生的监管及政策支持需要。

三、三地联手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基金”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银行”,为区内基建项目、创新产业等提供强大融资渠道。

四、在不影响独立关税前提下,试行大湾区货运一体化报关、通关,三地联手在广东省内建立全球最大的货运枢纽。

五、完善粤港澳五大机场合作机制,提升共管共营水平,推进珠三角空域精细化管理。

六、推动港深政府共同设立“创新科技管理局”。

七、深化整合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支持三地高校合作办学,为湾区创新产业提供智力和人才资源。

八、为需要在湾区内长期跨境工作人士提供通关、居住、医疗、子女受教育等便利。

九、推行“港人港税”及“澳人澳税”,提升港澳居民及企业在大湾区广东境内投资发展的吸引力。

十、设立港澳同胞参与社会保险机制。

十一、在大湾区领域提出有利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标,增强大湾区居民向心力和幸福感。

以上建议应以先易后难、成熟一项推一项的方式进行。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主席卢伟国:

发挥香港专业服务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香港可发挥在科技创新、法律仲裁、建筑工程及检测认证等专业方面的优势,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一、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应加强区内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等创新科技的研发及应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集群式发展。透过税务优惠等措施,加快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技术与产品的供需市场,凝聚国际创意和科技人才。同时,加快落马洲河套区创新及科技园建设,加强深港创科合作。设立大湾区科技创新委员会、汇聚区内相关产学研代表,统筹科技交流与合作。

二、支持香港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已签署《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作出的仲裁裁决可在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与执行。建议推动香港成为处理“一带一路”相关合约争议的仲裁中心。

三、推动香港“工程专业服务”在大湾区先行先试。建议进一步放宽港资建筑及工程企业参与国家建设的限制。首先在大湾区内部扩大港资建筑及工程企业承包工程范围,相关CEPA框架条款也尽快修订。同时鼓励香港与内地企业联合竞投国家级和跨国大型项目。

四、发展“区域检测认证中心”。大湾区发展中,发展国际创科中心、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心、金融及专业服务等都需要更多种类的合格评定服务。香港这方面有与国际接轨的优势,可引入更多国际新标准,并开发更多崭新专业服务。建议香港与区内城市加强合作,使大湾区各项标准、检测认证与国际接轨。

全国政协委员、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立法会议员林健锋:

把握大湾区机遇发挥“一国两制”优势 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让香港迎来重大的发展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使九市两区互补不足、错位发展,建立更紧密的粤港澳关系,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为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提三条意见:

一、筹组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跨界别沟通平台,充分反映香港各界对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建议。一方面推动他们参与其中,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为“一国两制”缔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加强特区居民的国家意识,体现“一国”先于“两制”的根本原则。建议全面推动专业资格互认,促进人才流通,同时扩大回乡证在内地的法律效力。长远而言,可以继续探讨港澳居民申请内地身份证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港人国民身份认同。

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长远战略,青年人起到主体作用。要培养更多爱国爱港的青年人,增强他们的国情认识及身份认同。建议继续大力支持官方及民间团体所举办的内地实习与交流活动。

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澳门特区行政会委员马有礼: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大湾区要素便捷高效流动

一、人流方面。一是全面推广“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通关模式。二是尽快确定《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作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的法定身份证件,并纳入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务平台。同时,建议在大湾区先行先试,对港澳居民在内地就学、就业、社保、医疗、住房、设立公司及法律文书认受性等问题进行综合安排。对呼声较高的民生问题予以优先解决。三是进一步放宽赴澳签注限制。

二、物流方面。一是以熟严原则对货物查验实行“委托查验,单边验放”。二是在大湾区口岸大力推行深圳皇岗口岸电子报关模式。

三、资金流方面。一是创新大湾区内资本性资金流动模式。二是在湾区内建立港澳企业跨境融资便捷机制,促进大湾区商务要素便捷流通。

四、信息流方面。一是设立大湾区综合大数据平台,各地政府共同为数据信息平台设定数据信息标准、维护及运行机制等,湾区内数据等信息上载平台方便查阅。二是先行开放大湾区范围内海洋生态、灾害防治、警务信息、突发事件、卫生防疫等领域信息共享,进而建立合作应对机制。三是建议降低网络电讯服务收费,湾区内不实施跨境漫游收费。

五、支持横琴新区建设“自由贸易港”,将横琴打造成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

六、充分发挥澳门中资企业、商界及侨界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高迎欣:

以“人”为中心 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区内居民共同关心的议题。建议以“人”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从六个方面采取行动,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

一、打造宜居易行湾区。通过高速及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车辆等交通工具跨境通行管理,出台措施鼓励香港居民到大湾区置业,为大湾区居民生活工作居住提供更多选择。

二、打造就业创业湾区。出台鼓励港澳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设立更多创业基金、孵化基地,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打造便民开放湾区。将深圳“一周一行”来港政策推广到广州,并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度。研究为港澳居民提供跨境金融便利化服务的政策措施。

四、打造人才教育湾区。鼓励和支持大湾区学校异地办学,特别是香港高校到湾区办学。同时,不断提升大湾区对高端人才包括外籍人才的吸引力,建设国际化和创新型人才高地。

五、打造健康颐养湾区。可借鉴香港做法,建立以公共医疗为主体、与非牟利私立医疗相结合的现代医疗体系,让区内普通民众享有优质公共医疗服务。

六、打造绿色人文湾区。在大湾区率先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文化旅游业。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广东省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

深化粤港澳教育医疗合作助力大湾区建设

在大湾区合作中,深圳要叠加“特别行政区”和“经济特区”双重优势,更大程度释放健康中国战略红利。对未来推进湾区教育医疗创新发展,建议:

一是打通人才流,实现人才共享。提高湾区人才待遇,创新人才流通机制,例如:制定港澳医师在内地执业地方标准,试点简化港澳医生在大湾区行医手续;试点三地专科医师共享及多点执业。

二是打通技术流,推动特定技术及物资共享。将特定技术或临床研究的管理权限,如辅助生殖等技术下放,允许医疗机构申报开展相关项目或技术,予以地方政府评估后实施;在湾区特定区域实施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进口批准,实施大型医用设备按需配备,免配置许可政策。

三是打通服务流,推动服务便捷高效。探索制定湾区港澳独资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港澳医生办医等准入简化手续;建立湾区内通行的患者转介服务制度及流程,建立紧急直接医疗转运车互通制度等。

四是打通资金流,推动资金使用便捷高效。实施“港人港税、澳人澳税”,减轻税负;在湾区教育医疗机构实施免征科研及教学用品关税;实施科研资助跨境使用。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李慧琼:

用好大湾区发展机遇

过去一年香港出现新气象,社会稳定向前的正能量不断增加,行政长官施政得到市民普遍肯定。当前应当用好大湾区发展机遇,解决香港土地房屋供应不足、人口老化以及青年人机会少的矛盾。

一是香港土地房屋供应不足,应用全局概念审视整个大湾区土地资源,划出土地按照新模式建设有住宅、医院、学校等配套完善的新市镇,配合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连接香港,可供居住。

二是通过政府间合作,包括公共资源对接,在此地建立较完善的安老服务,为大湾区安老事业发展作出新探索,同时应对香港人口老化问题。

三是解决香港青年人向上流动的问题,建议把前海和珠海横琴实行的港人港税政策推行到整个大湾区,两地有关部门在税务政策影响方面深入研究,鼓励年轻人把整个大湾区作为事业发展的舞台。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

推动澳门青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凝聚共识,向年轻一代倡导“要把握国家的发展机遇、创造个人的发展前景”的观念。了解澳门青年的特点和特长、认知上的不足和顾虑,有系统、有针对性地进行舆论宣传和专业指导,积极引导澳门青年参与大湾区发展。澳门特区政府负责青年工作的部门、澳门的青年社团和大湾区有关部门、青联组织应建立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牵头落实相关工作。

二、为澳门青年走进大湾区内地城市搭建便捷通道。澳门特区政府和湾区内地城市都推出了多项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初步形成了互相支持的政策延伸与对接,但目前澳门青年在大湾区发展仍面临着诸如购房、就医、子女就学、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建议大湾区在澳门青年参与大湾区发展方面制定专门的人才政策,多在提升就业和创业服务的深度上下工夫,进一步优化便利澳门青年到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便捷通道。

三、完善政策措施,为青年融合发展打造美好蓝图。统筹澳门和内地湾区城市之间的就业、创业政策接轨和福利保障体系,为澳门青年、尤其是在海外名校读书的澳门青年才俊参与大湾区建设增添动力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双向人才交流,吸引内地优秀人才到澳门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

为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学习、就业、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过去,内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提升了香港居民待遇,但在学习、就业与创业方面仍有可改进空间。建议:

一、在学习方面,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才流动。完善官方服务协调机制,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与交流服务中心,解决两地因教育制度差异带来的合作交流障碍。加强区内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成立“大湾区高校联盟”,促进大湾区学术、科技、体育、文化合作与交流全方位发展。在大湾区内逐步扩大对港澳私立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学历学位互认范围。政府部分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国企提供实习岗位,为港澳青年了解内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拓宽渠道。

二、在就业方面,实施制度创新,降低就业壁垒。成立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专责小组,统筹协调湾区内的人才引进、培训、推荐、调配、共享等事务。简化“港澳人员就业证”的办证流程。建立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资质的认证体系。完善港澳人士在湾区申请电子支付系统、开设银行账户等的“身份识别”制度。完善“社保与纳税”制度,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联通税网”等。

三、在创业方面,完善各方服务,创造便利条件。探索鼓励创新创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港澳青年到湾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法律环境。培育金融市场,吸引创业资金来大湾区提供金融服务。加强政府服务,发挥政协优势,发挥商会、专业团体和工商联的职能,为港澳团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

从四个层面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综合协调

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加强综合协调。经过有益尝试已有两个成功案例:一是港深高铁“一地两检”,这从法律层面解决了难题。二是香港和深圳共建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双方从政府层面探索了协调机制,实现港深两地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是迄今为止全世界难度系数最大的湾区建设,应从法律、政府、市场和社会层面进行综合协调,建议:

一、建立横跨四方的法律协调机制。

二、建立中央、省(特区)、市三级互动的政府协调机制,同时加强粤港、粤澳、港澳三方横向协调力度。

三、建立覆盖三个关税区的市场协调机制。应有税收、通关、金融服务、知识产权等委员会统筹协调大湾区内的市场问题。

四、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社会协调机制,与内地相比,港澳社会组织众多且非常活跃,在社会建设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政协组织为纽带,建立覆盖多领域的社会协调机制,加强互通交流,促进人心融通。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委原副书记、省长朱小丹: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促进大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和重要途径。建议:

一、加强对改革创新构建大湾区建设新体制新机制的顶层设计。

二、改革应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其中,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大湾区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是三地共同的聚焦点。

三、保持改革的连续性,继续巩固拓展前一阶段取得的初步改革成果,并使这些成果与大湾区新的改革目标相衔接,确保改革持续深化,行稳致远。

四、依托自贸区等重大合作平台,鼓励支持改革先行先试,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逐步形成覆盖整个大湾区的比较完善的改革政策体系。

五、力求改革释放出既有利于大湾区互利合作,又有利于港澳人心回归的制度红利和政策红利。通过制度创新,为港澳年轻一代在大湾区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万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刘雅煌:

建设大湾区既是机遇也是新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种跨模态的新模式,建设大湾区既是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对此建议:

一是建立“一国两制”评估系统,总结推广澳门的成功模式。

二是聚集全球华侨华人资源效应,继续发声并聚集力量为国献计出力。

三是加强建立高科技的舆情监测系统。

四是设立常设机构,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统筹有关事务。

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安全部原部长、党委书记耿惠昌:

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人才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推动全面开放和推动“一国两制”发展新实践,支持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港澳特别是港澳年轻人的国家意识有重要意义。建议:

一、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一流的大湾区,要更加重视港澳地区专业人士在广东九个城市创业就业、生活便利的问题。

二、把吸引科技人才作为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大湾区内有很多大专院校和一些科研机构,但创新之道还要看人的能力,需尽早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包括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为高端人才在大湾区工作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

三、在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三地差异,使中央的政策真正惠及三地。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

打出吸引人才、增强教育互动的组合拳

深圳可以说是中国的“硅谷”,与美国硅谷在科技人才储备方面还有较大差异。在美国硅谷有很多中国和印度的工程师,有数字显示,他们占整个硅谷就业人口的33%。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要有更高视野,吸引人才,打出组合拳,将其建设成整体都市群。

在学校教育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182所高校,但目前没有互动。怎么互动交流呢?做不到“2+2”,起码也可以做到“3+1”,还做不到的话,可以尝试国外大学暑期班的分数全部可以互认,这是最基本的工作。如果暑期放假时他们可以到内地就读并拿到这个分数,能够加强港澳年轻人对内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