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视患者多达6亿    青少年近视防控需打组合拳

发布时间: 2018-07-29 10:44:56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彭科峰 | 责任编辑: 彭科峰

中国讯(记者彭科峰) “根据海荣小朋友的目前近视度数和双眼视功能以及近视家族史,再结合他的《用眼习惯检测报告》,我们明确了他的病因所在,制定了针对性的个体化控制方案……”7月28日,爱尔眼科第四届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名师讲堂在北京举行。多位权威、知名视光专家在线回答了百万家长关注的孩子近视问题。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指出,近视防控需打“预防”“检查”“治疗”组合拳,全方位立体化建立科学近视防控体系,从而改善中国青少年近视问题严峻的现状。

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近视防控成国家重点关注项目

据澳洲华伯恩视觉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全球近视眼患病人数约25亿。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干预,到2020年,中国存在视力问题的人口数可能高达7亿以上。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卫健委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表示,“自2016年开始,我委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连续3年将‘全国爱眼日’的主题聚焦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日前,由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织专家编写的《近视防治指南》也已由我委里正式印发;多位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就加强儿科建设、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控重大传染病、近视等做出指示批示。国家正从社会宣传、方针政策、落地执行等多层面重点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

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推动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的完善,改善我国儿童青少年日益严峻的近视问题,爱尔眼科已连续三年主办“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名师讲堂”(以下简称:名师讲堂)。2017年举办的名师讲堂更是吸引了700万人次在线观看,大众对爱眼护眼、科普知识的获取呼声日益高涨。

据悉,本届名师讲堂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学院共同主办,以“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为主题。现场邀请到了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瞿佳教授,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组长、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吕帆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视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等权威眼视光专家,他们围绕儿童眼病及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镜在控制近视进展中的作用、高度近视的危害与成人近视屈光手术等热点问题展开详细阐述,为现场及网络上的民众奉上了一场视光科普盛宴。

云夹集“规范用眼行为”“预测近视”于一体,成防控近视利器

近视主要是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病症。瞿佳教授指出近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而环境因素中的近距离工作、户外活动、读写习惯、采光照明等与近视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关联。

近视的医学干预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杨智宽教授表示,这套体系包括以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监测及干预为主的预防手段、以远视储备检查和双眼视功能检查为主的检查技术和以采取控制周边离焦点技术和改善调节滞后技术为主的治疗技术三个方面。

爱尔眼科目前已搭建起成熟的集“预防”“检查”“治疗”于一体的科学近视防控体系,而且在“预防”、“检查”以及“治疗”这三个阶段,均具备独有优势。儿童青少年用眼习惯的规范,是预防近视的重中之重,而如何进行有效的用眼行为监测和干预矫正一直以来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难点之一。随着2016年杨智宽教授团队研发的可穿戴近视防控智能设备“云夹”的诞生,这一难题得以解决。

“云夹是一款能够客观监测近视眼相关环境因素的黑科技装置。”杨智宽教授指出,云夹内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集成芯片、紫外线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等,能够对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角度、环境光照和户外日照时长五个维度进行精准监测,并能实时对不良的用眼行为进行智能震动干预,从而从“根本”上预防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

“它不仅能在‘预防’阶段起作用,在‘检查’阶段结合远视储备、双眼视功能等检查项目结果,加之通过云夹监测获得的用眼行为数据,我们还能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准确‘预测’每个个体未来的近视发展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近视治疗方案,有效控制近视度数,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杨智宽教授表示。

“控制近视患者度数加深,降低高度近视眼的发病率是科学防控近视的主要任务之一。”张丰菊教授指出,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增长,眼球形态发生改变,发生其他眼病的隐患急剧增大。由于视网膜变薄,高度近视患者可能发生视网膜裂孔、变性;由于晶状体营养受到影响从而使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增高;同时,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几率高于普通人群。这些危害都使得高度近视不容小觑。

角膜塑形镜,有效控制近视发展

目前针对近视的治疗主要集中在以角膜塑形镜为代表的控制周边离焦特殊镜片、以双眼视功能训练为主的改善调节滞后技术以及近视手术三种。吕帆教授表示,青少年由于还在发育,不适合接受近视手术,目前能够有效控制、延缓近视发展、避免孩子发展成为病理性高度近视的安全方法之一,就是科学验配角膜塑形镜。研究显示,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配戴普通框架眼镜的孩子一年近视大概增长50度至75度左右,有的甚至更高;配戴角膜塑形镜的孩子一年近视仅增长10-25度左右。

“因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第三类医疗器械,必须要去有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必须要有相关资质的医生进行专业验配。” 吕帆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上市角膜塑形镜的矫正屈光度最高为600度,适用人群年龄是8岁或以上。“也就是说,除非特殊案例,一般不建议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患者或者8岁以下的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