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民革收到一封感谢信,信中写到:2018年7月1日,《石家庄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了。在该《条例》起草制定期间,得到了民革河北省委专题调研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此,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和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向民革河北省委和专题调研组的甄树清、梁立敏、李树国、宣建新、张晓鹏、刘华、杨彦兵、冯健、张剑莽等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条例》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审议通过并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其中饱含了民革河北省委和专题调研组倾注的大量心血和智慧。
如何以法治建设促进社会文明?围绕这个问题民革河北省委2017年6月组成专题调研组,历经半年时间,组织多方力量,进行了一系列调研,最后形成了《关于以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议》的调研报告。2018年初,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对调研报告进行了认真研究。随后,市常委会副主任韩保来带队与河北民革调研组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充分沟通。在《条例》起草论证过程中,调研组成员对整体结构、具体内容、如何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5月31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条例》进行了审议并批准实施。《条例》共有三十条,主要分为组织协调机构、文明行为准则、社会组织和执法部门职责、法律责任四部分。《条例》规定了十项文明行为基本规范;规定了十五项禁止的不文明行为;规定了六项倡导的公共文明行为。《条例》明确规定,7月1日起,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的,闯红灯,携带犬只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犬出户不束犬链的,在公共禁烟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将被处以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这是河北省省会关于公共文明行为的第一部立法,在全省也是首部,标志着石市文明创建工作走上了法治化轨道。
从《关于以精准立法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议》到《石家庄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河北民革注重提升参政议政实效的一个工作过程。其实,民革河北省委会始终把参政议政工作作为参政党的立足之本。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注重提升提案工作质量,紧密围绕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做到参政议政“言之有物”。为此,民革河北省委会从实际出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在全省努力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一是民革河北省委会和各市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民革中央关于“举全党之力抓参政议政”的要求,牵头负责重点调研工作;二是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使广大民革党员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并引导大家树立大局意识,深入调研,精准选题,利用提案等形式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三是发挥专委会和指导委员会的人才作用,省委会成立了经济委员会、三农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等八个专委会,民革河北省委会还成立了参政议政指导委员会,聘请了河北省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界、金融界、学术界、新闻界的民革党外专家,对参政议政工作进行深层次指导。
措施得力,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年来,民革河北省委会的参政议政工作精品不断,围绕国家和河北省的经济、文化发展及法制建设等方面,对症开方,提出解决问题和建议,为执政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有的建议受到国家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河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河北民革提出的《关于打造中国红色地标,进一步彰显西柏坡精神的提案》;《以“互联网+”推进河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获得河北省领导的重要批示。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河北民革党员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西柏坡品牌效应与我国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等4个革命圣地相比,还不够靓丽,西柏坡精神还不够张扬,西柏坡影响力还不够彰显,西柏坡历史地位还不够突出,西柏坡的作用价值还有待深入研究挖掘。为此,河北民革提出应完善西柏坡红色地标体系建设的建议,把西柏坡红色地标建设作为提升西柏坡品牌效应的重要工程,应加强顶层设计。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尽快研究制定《西柏坡红色地标发展规划》,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组织协调红色地标的布局和设计、红色项目的开发和实施等。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对该提案作出批示。认为所提出的建议很有针对性,请省主管部门积极帮助配合,充分发现及运用西柏坡的价值,这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