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加强政信理论体系建设引领政信金融实践创新

发布时间: 2018-07-24 12:40:2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彭科峰 | 责任编辑: 彭科峰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院长安秀梅教授7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承办、国投信达(北京)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政信发展论坛上表示,政信研究院今后要加强政信理论体系建设引领政信金融实践创新。

安秀梅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政信金融是信用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政府为了履职践约、兑现承诺而开展的所有投融资活动。政信金融是政信的核心和主体,包括政府为了履职践约、兑现承诺而开展的所有投融资活动。从融资工具的角度来看,政信金融的实践形式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机构贷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信托、开发性金融等。

政府通过合理地开展政信金融活动,不仅能有效弥补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还能间接促进政府信用的提升。一方面政信金融离不开政信软环境的支撑作用,政信直接决定了政府的融资能力、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和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政信金融为各级政府履职践约从而实现良好信用提供资金保障。

安秀梅院长强调,政信金融实践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速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有了很大提升,公众的获得感也有很大提升,政府履约守信的意识极大增强。由于政府在国家治理中居于特殊地位和广泛影响,因而政信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政信是最大的信用,具有公共性、规则性、责任性和示范性的特征,政信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其示范性,更在于它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维持手段和救济手段,政府失信或信用不足都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破解政信难题,安秀梅指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不断创新政信理念,积极培育政信文化,树立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理念,以合理有效的制度监督和约束政府行为,强化政府部门失信担责机制,做好公务员守信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切实提升政府信用水平。

第二,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政信金融发展。规范政府投融资体制机制,把政府以信用为依托的金融活动和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的金融活动区别开来,形成风险“隔离墙”,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同时强化政府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合理配置、高效使用,从根本上提升政信金融能力。

第三,健全与完善政信法规,增强政信法制保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征信业管理条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等规章制度。加快推进《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等立法工作。

第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升政信服务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渐转变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逐步形成“政府保运转、金融促发展”的格局,提升政信服务能力。

第五,优化政信融资环境,培育良好的政信生态。重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金融生态环境、营商环境等建设工作,使得社会文化环境、金融生态环境、营商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各个要素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政信生态链,成为政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政信金融可以加速推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国投信达集团董事长在中国政信发展论坛上表示,国投信达是国内唯一一家以政信金融为主业的公司,在高质量发展、规范化发展的正确思想指引下,国投信达在政信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的政信金融服务方案,促进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民生建设推进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