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科院发布《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 2018-07-17 09:28:4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建兰 | 责任编辑: 彭科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7月13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林科院)在杭州召开的林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暨学术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林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这是中国林科院开展建院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

针对乡村振兴中的科技创新短板,《方案》计划实施决策咨询、绿色富民、产业提升、美丽乡村、生态文化等“五大行动”。选择典型区域,以县、乡为单元,打造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模式、三峡库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模式、西南山区林业特色产业脱贫致富模式、华北石质山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模式、华北平原健康家居产业优化升级模式、海南民族地区乡村景观创意提升模式、南方“一村一树”特色景观重塑模式、西北绿洲区经济林规模化高效发展模式、西南石漠化及干热河谷地区综合治理与乡村景观建设模式、黄淮平原杨树绿色现代加工产业富民模式 等“十大样板”,为实现林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撑和典型示范。

《方案》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研发20项绿色富民和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关键技术,集成10项产业提升典型模式,初步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培育10000名新型林农。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研发100项绿色富民和美丽乡村建设核心关键技术,集成50项产业提升典型模式,辐射带动100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培育100000名新型林农。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林业强、乡村美、林农富。

《方案》表明,中国林科院将通过系列研究和分析,为我国林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构建宜居乡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路径与策略,为乡村林业产业兴旺和绿色富民提供决策支持。

针对油茶、核桃、榛子、柿子、油橄榄、塔拉等特色经济林树种,开展优质高抗新品种选育、无性系规模化育苗、有机精准栽培、质量安全控制、机械化采摘、简易加工等技术研发,集成特色经济林良种和丰产栽培技术,推进特色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针对杉木、杨树、马尾松、落叶松、桉树等速生用材树种,重点研发高抗优质新品种选育、大径材结构调控、高效集约经营等技术,集成速生用材林良种、规模化设施育苗和定向培育技术,构建助推林农增收速生丰产林产业技术体系;针对柚木、楠木、西南桦、楸树、降香黄檀、栎树等珍贵用材树种,重点研发高附加值新品种选育、良种苗木规模化繁育、精准栽培抚育、优质大径材培育等技术,集成珍贵用材林良种、混交林营造、目标树培育、生境管理、灾害防控等技术,建立珍贵丰产林产业技术体系。

同时,重点研究低质木材优化利用、木制品表面装饰、木质产品对标提质等技术,集成无甲醛绿色木材胶黏剂制造、木材节能备料与质量控制、木材快速干燥高效节能和人造板VOCs减量等技术,推动木材加工产业;重点研发人工林抚育修枝、采伐集材、丘陵山区林果采收、沙生灌木收获平茬、木竹材加工自动化、木本粮油预处理等装备制造技术,满足乡村林业经营和初加工对装备的需求;重点研发林下高价值适生品种筛选、无公害培育、水肥光调控、产品深加工等技术,集成林药、林菌、林菜等高效复合经营、贮藏保鲜和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助推林农增收。

围绕杜仲、银杏、五倍子、漆树、紫胶、白蜡等乡村特色资源,重点研发活性成分绿色提取、安全性评价、资源全质利用等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特色资源培育、活性物增值加工等技术,创制特色保健品、洗护用品、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培育“一县一品”特色资源产业体系;围绕农村污染分散和季节性差异大等特点,研发河湖塘库污染物前置去除、乡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林-田-渠-沟”生态型复合净化排放、污染土壤林业修复与利用等技术,林业综合修复乡村污染水土,支撑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围绕花卉,选育多类型花卉新品种,开展经济林、生态景观植物优质种子(穗条)稳定高产、高成活率扦插育苗、规模化组织培养、优质容器苗培育等技术研究,构建种苗花卉高效繁育技术体系,促进种苗花卉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

此外,还将研发优良经济竹种快繁、材用竹机械化经营、笋用竹林无公害培育、竹林高效复合经营等技术,攻克非同质化竹质工程材和装饰材绿色加工技术,集成竹林高效培育、竹质复合材料高值化制备等技术,促进竹产业高效发展;研究庭院林、道路林、水岸林等典型乡村生态风景林的树种选择、景观配置、文化承载等技术,打造以绿色宜居农村居民点为核心,以通道和林带为纽带,以生态风景林为背景,山水田路村有机结合、凸显林业特色的村镇景观;以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护岸林为切入点,研究区域尺度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乡村防护林结构配置、退化林分改造与功能提升、周边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等技术,构建乡村生态屏障建设技术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基于不同乡村森林康养资源类型,分析森林康养特色、市场需求、开发价值和商业模式,研究乡村森林康养规划、标准体系构建、特色产品创意、产业开发等关键技术,构建新型森林康养模式,培育森林康养新业态。开展留住乡愁、弘扬农耕文化、保护古树名木等一体化乡村林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监测、利用、传承等研究,建立林业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服务供给体系,构建乡村林业文化遗产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有效保护和传承乡村林业文化遗产。组织科学家制作高水平、群众喜闻乐见的林业科普宣传作品,增强标本馆、树木园、实验室、生态站等创新平台的科普功能,推动科普资源开放与共享。创新林业科学传播、林业科技周、科技下乡等科普活动形式和内容,打造林业科普活动品牌,提高公众生态意识。

《方案》内容丰富,实施任务艰巨。为了《方案》的落地实施,中国林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开展领导组织和全面部署。同时,还将组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开展林业支撑乡村振兴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及时掌握乡村振兴问题的新动态、新问题、新对策,助推《方案》又好又快的实施到位。(王建兰 韩雁明 宋平 赵紫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