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钟里,政协正在提高供给质量

发布时间: 2018-07-15 16:30:05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廉维亮 | 责任编辑: 和海佳

7月10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专题协商会,谈的是供给质量的问题,既是一次为实体经济提振士气献计献策的参政议政活动,也是一次提升政协参政议政产品供给质量的演练。

如果把参政议政的建言作为政协专许生产的产品,与会的政协委员就是这些智力产品的生产者,前来听取意见的党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是前来采购的消费者。协商民主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同一个政协平台上实现交接,需要生产者既能掌握需求侧的实际需求,又能通过采购(调查)、加工(研究)、包装(形成观点)和营销(发言)的全过程质量提升,为需求者提供优质参政议政产品。

十三届全国政协以来的近四个月时间,提高参政议政产品供给质量是改进政协工作的重要方向。本次座谈会上,政协委员的发言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言之有物、观点明确、语言鲜活,既体现出很高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参政议政水平,又把凝集智慧的观点看法、所联系界别群体的呼声诉求,直接传递给了供给侧一方。

预定发言的每位委员有8分钟时间,每个人都能讲得既充分深入、又言简意赅。用足用好8分钟,成为委员准备发言的原则,这需要背后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文字案头工作。念稿子,8分钟一会儿就能过去;脱稿讲观点,8分钟就需要有大量的事例支撑、数据说话,需要发言人心里有数、言之有度。

不禁想起了当年的一部影片《十分钟,年华老去》,片中邀请了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不管“腕儿”多大,每人只给十分钟的时间,而恰恰是这样的“限时主义”作品,展示出了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精彩绝伦。

8分钟里谈什么,只能谈大实话、有根据的话。没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一定谈不出实际存在的问题;只是罗列问题不加以分析也必然撑不起8分钟时间,论证半天不如举上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8分钟里还得讲“普通话”,不是口音和语调,而是让外行人听得懂的内行话,既要让听会的各行各业的委员听懂,又能让部委的同志们听清楚你讲的什么问题,提了什么样的建议,这需要深厚的语言内功。

8分钟里,得讲说了有用的话。不能只讲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不对、那不对,还得具体说说你看怎么行、怎么对、怎么改、怎么干。参政议政不是指手画脚,而是出谋划策,共同为改进具体工作献计出力。

政协求的是“说得对”,但不见得说得全对。站得角度立场不同,看法自然“远看成岭侧成峰”。讲错了,需求方也可以批评,供给侧也得听得进去。

每人8分钟,也不是教条,座谈会上,主持人还是适当地施用自由裁量权,给了精彩的发言或者回应一些“补时”时间,为的是让委员发言讲清楚、部委回应能充分。

每人8分钟,精彩大不同。这场协商座谈会从上午9点一直开到下午6点,与会者坐得住、听得进,需求侧或微点下颌、或会心一笑、或眉头一紧、或提笔记录,侧面观察,就说明政协参政议政质量的供给侧改革还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