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让农民脱贫有底气

发布时间: 2018-06-26 14:13:0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奚冬琪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5月13日—18日,记者跟随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中央媒体采访团赴山西、内蒙古开展以“激发内生动力”为主题的采访活动。采访中,贫困农户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通过自身奋斗努力脱贫的精神面貌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从而走向美好新生活的。

在脱贫攻坚战中,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达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还能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在山西和内蒙古的贫困地区,正是因为一个个产业的兴起和红火发展,为当地贫困户脱贫提供了重要保障,使他们真脱贫、不返贫。

旅游经济,美了村庄富了村民

还不到上午10点,山西省阳曲县的店子底村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从城里开来的大巴不断地把客人放在村口,等候在这里村民则一边招呼着大家去看看村里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一面不忘提醒游客尝尝自家收获的土特产……如今见到城里人,村民们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可要知道,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

店子底村作为解放太原战役的大后方,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支前故事。2009年,店子底村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村级“解放战争支前纪念馆”。脱贫攻坚开始后,村里确定了“红色旅游富口袋、红色讲堂富脑袋、红色精神传万代、红色蓝图新时代”的思路,采取“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产业脱贫”的模式,完成了红色讲堂、停车场、旅游厕所、支前餐厅、支前市场、窑洞民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与阳曲县和太原市的多家单位对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基地。“我们来这里可以参观支前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听支前教育课、走支前路、吃支前饭,觉得很有新意也很有意义。”一位来自阳曲的游客说。

“通过红色旅游项目,2017年,店子底村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店子底村党支部书记石狗拴介绍说:村里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149人,开展旅游扶贫后,支前市场的15个摊位,带动贫困户19户36人增收;支前农家乐带动贫困户6户12人就业;清理环境卫生带动贫困户4户4人参与打工。“再加上其他扶贫措施,店子底村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2%,并已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阳曲,和店子底村一样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实现脱贫的,还有黄寨镇的上安村。

曾经的上安村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造成村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口流失严重,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贫困人口达到90%,是典型的贫困村。2009年起,村里采用“村企共建”的模式,与山西一家生态农业公司合作,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了精准脱贫。

今年58岁的王元大几年前因病致贫,由于家里孩子多,即使身体不好,他也只得外出打工。“在外面打工离家远、工作累不说,还挣不到什么钱。一家人靠十几亩地和打工收入,根本入不敷出。”王元大说,这几年村里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有采摘、有花田、有农场,还有民宿。看到不少外出的村民都回来了,王元大也动了心。回村后,凭借自己的电焊工手艺,王元大找了个修理的岗位,妻子也被招聘到农家乐的客房部工作。“现在我一个月能拿4500元,妻子能挣1800元,这在当地绝对算是高工资了,就是比城里人也不差。”

黄寨镇党委书记王凯明介绍,近年来,上安村和企业合作,通过“房屋土地挣租金、上班打工挣薪金、旅游服务挣现金”的扶贫模式,基本实现了全村基本脱贫的目标。如今的上安村,贫困人口由原来的49户143人减少到现在的5户15人。2017年接待游客9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000余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0560元。为实现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走出了新路子。

农业产业化,为农民增收致富打基础

初夏的阳光下,站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村委会的楼顶望去:近处是村幼儿园里孩子们嬉戏玩耍的身影,以及摆满了村委会广场的大型农用机械;远处则是连成一片的上万亩水田和旱作田。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里,绿油油的嫩苗刚刚破土而出,到处是一片满是希望的勃勃生机。

“村里今年种植水稻7000亩、旱水稻3000亩、大豆3000亩、甜叶菊7000亩、其他作物2000亩。只要好好管护,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村民的收入还能涨。”说起村里22000亩土地的种植情况,五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杜文义不仅如数家珍,还充满了自信。

杜文义的自信来源于五道河子村的农业产业化。一直以来,村里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引领机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村里以农牧专业合作社为全村的产业发展主体和平台,现有大小农机具150台套,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700余户,通过对内入股、对外流转等形式,流转土地22000余亩。2017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

“这几年,随着村里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比例大幅提高,村民的收入不断增加,贫困户也逐步脱贫。”杜文义说,为了帮助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村里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意愿,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帮助发展庭院水稻种植,生猪、土鸡养殖。目前已有4户实施了产业到户,其余9户实施资产收益。同时,还安排了1名卫生保洁员,1人到养殖大户家做饲养员。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流转其土地,鼓励他们参与劳动生产,按劳动量大小分配工资。对没有劳动力的,则采取土地流转和政策兜底。“正是因为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致富、贫困户脱贫才有了基础。”

五道河子村贫困户依靠村集体农业产业脱贫,只是乌兰浩特市产业脱贫中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贫困户正在依靠自主发展产业,实现着摆脱贫困。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59岁的贫困户包要斯图每天都要和妻子一起精心管护家里的65只羊羔。“我和妻子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2014年女儿因病去世,又欠了一大笔债。这些羊是用政府给的产业补助资金买的,政府还给建了羊舍,配了兽医。去年我家靠这些羊有了2万多元的收入,一下子就脱贫了。”包要斯图说。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创造性地实施了由政府制定菜单、贫困户点菜、帮扶部门提供配菜、政府买单的“菜单式”扶贫方法。共制定脱贫产业发展、住房安全保障、适用技术培训3大项55小项菜单,供贫困户选择。以义勒力特镇为例,全镇560户贫困户中,就有320户选择了自主发展产业,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7%。其中产业涉及葡萄、大棚蔬菜种植,以及养牛、养鸡等多种类型。

开展技术培训,助力产业脱贫

要想通过产业实现脱贫,没有技术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为此,各地各级政府也想尽各种办法开展技术培训,通过让贫困户学习技术来助力产业脱贫。

在乌兰浩特市兴安家政公司的培训室里,今年50岁的王青霞正在专注地学习如何护理刚出生的婴儿。王青霞来自居力很镇红发村一组,家里因丈夫和婆婆患病而致贫。来兴安家政学习之前,一家人仅靠种几亩薄田生活,一年收入还不到7000元。在得知兴安家政可以免费培训家政技能后,王青霞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现在参加的是育婴师、月嫂培训,学成之后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个月可以有3600元左右的工资,我特别有信心做好这个工作。”王青霞说。

“这些年,我们已经培训了5万多名学员,其中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到了30%。对于贫困群体,我们都坚持免费培训。”兴安家政公司总经理李冬梅介绍,为配合脱贫攻坚行动,兴安家政今年又主动承担了兴安盟90个深度贫困嘎查村和乌兰浩特市61个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定向家政技能培训,希望能够尽快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快速就业、稳定脱贫。

类似的培训机构在乌兰浩特还有很多。例如,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围绕脱贫攻坚入村到户,实现“零距离”对接,先后走进乌兰哈达镇、太本站镇、卫东工业园区、葛根庙镇、义勒力特镇的20多个村,开办了兴安俗厨、砌筑工、庭院经济、中式面点、中式烹调等26个短期培训班,1346人享受到了培训的实惠。

大面积“送训下乡”还提高了农牧民的技术水平。通过培训,砌筑工实现了从原来的“力工”到“大工”的换代升级,每天工资提高40元以上;掌握了面点、烹调技术的贫困户,可以走出家门到饭店实现就业;学习了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后,贫困户认识到庭院经济也是致富的门路,足不出户就可以发家致富,对生活也有了新的期待和盼头。

从无技术无门路到有技术能就业,众多贫困家庭不仅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零的突破,同时也为产业脱贫打牢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