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甘肃调研教育扶贫

发布时间: 2018-06-16 11:46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张柳 | 责任编辑: 李培刚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学生留得住、学得起、学得出等问题,确保教育扶贫出实效。”近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率“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调研组在甘肃省调研,先后深入临夏州东乡县、永靖县和甘南州夏河县、临潭县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小朋友们能听懂普通话吗?大家会说普通话吗?”在夏河县达麦乡中心双语幼儿园,调研组成员问正在上课的小朋友。夏河县是汉藏“双语”教学区,搞好双语教育是藏族儿童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他们以后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就业、融入社会。因此,调研组对学校教育格外关心。

然而,面对贫困的家庭现状和打工带来的短期利益,一些家长和学生未能在“求学之路”上走下去。调研组了解到,甘南州农牧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东乡县和积石山县义务教育巩固率仅为55.4%和76%。调研组走访的40户贫困家庭中,小学及文盲超过80%,50%以上不能用普通话交流,靠驻村干部翻译,外出务工受制约。临潭县沙巴村村民党祖先成,因为自身无一技之长、家里缺劳力陷入贫困,他的儿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党祖先成无奈地说:“原本以为打工能赚钱,没想到好的厂子都不收没学历、没知识的人,最后只能在建筑工地上打杂。”

雷迅委员指出,一个孩子过早离开校园,用稚嫩双手承担起生活重担,但又因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务农没出路,务工没技能,只好重复低水平的生产生活方式。

贺颖春委员强调,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它能为个体提供上升的通道,更能为一个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人力资源。

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和鲁昕委员建议,要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在贫困地区人口集中的行政村依托小学现有富余的校舍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真正使贫困地的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转移劳动力培训体系,依托区域内职业学校,建设集教学实训、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开放式合作型实训基地,既满足区域内技能型人才需求,又增加劳务输出,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