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周亚:扶贫路上显身手

发布时间: 2018-06-07 08:19:09 | 来源: 团结报 | 作者: 黄海华 | 责任编辑: 秦金月

农工党党员周亚

扶贫路上显身手

□黄海华

1

  实施稻田养鱼后,周亚(右一)查看稻谷长势情况。

在重庆万州有这样一个“90后”,站三尺讲台,忧父老之贫。他没有高大帅气的外表,没有丰裕富足的家境,却通过科技发展产业,撑起了一个扶贫项目,带领村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他就是农工党党员、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师周亚。

2015年,在中共中央和中共重庆市委统一部署下,万州区打响了扶贫攻坚战。根据安排,农工党万州区委会对口帮扶长滩镇红石村。红石村地处偏远高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整村只剩老人小孩,村里更无支柱产业,村民增收极为困难。农工党万州区委会决定让农业支部深入参与,周亚随同农工党万州区委会和支部多次进村调研,不分天晴阴雨,深入田间地头,为红石村问诊把脉挖“穷根”,对症试药谋出路。

经多次深入红石村实地考察了解,结合自身养殖专业技术和市场需求,周亚萌发了在稻田里养鱼的产业发展思路。经分析,稻田养鱼技术要求不高,成本低,便于管理,容易被农户快速掌握和大规模使用;另外鱼和稻谷可形成生态良性供养(鱼的肥料可促进稻谷生长,稻谷田的虫子杂草也是鱼的天然食料),于是一条以生态发展为理念,生产有机稻谷和生态鱼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就此铺张开来。

4月初,周亚开始前往红石村指导贫困户对稻田进行整改。他没有车,每天只能先从双河口转乘2次客运车到长滩镇,再搭载30多分钟的摩托车到达红石村。路程辗转遥远,为能确保返程,不给贫困户添麻烦,他总是一大早迎着第一缕晨辉出门,又披着星光返程回家。考虑到贫困农户都是第一次养殖,周亚不仅耐心地指导他们挖鱼沟、鱼溜,设置进排水口、安放鱼栅等,还不时给予养殖户信心鼓励,提振大家精神。前期的准备工作虽繁多琐碎,但直接关系到最后的养殖成效,周亚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在下鱼苗前的一个多月里,周亚每周至少有4天蹲守红石村,卷起裤腿光着脚丫挨家挨户查看稻田准备情况。别人问到“你这样不辛苦吗?到底是什么让你这样不计回报坚持下去呢?”他笑笑,脱口而出:“不苦,我就是想用自己的所学为贫困群众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完成农工党万州区委会交给我的光荣任务。”此后,村民们对周亚的称呼也由“小周”变成了“周老师”。

8月,稻谷丰收时,村民们惊喜地发现,在稻田里养鱼,稻谷不仅没减产,加上有机种植,产出稻谷做的米饭变得更香更润,一上市便供不应求,卖出的价格比原来要高出很多。11月,则又到了收获鱼的季节,周亚和农户们一起捕捞,让人欣喜的是鱼的长势很好,反而实现了比预计亩产更多的产出,每亩稻谷和鱼的收入达2000余元,比纯种植稻谷收入翻一番,大大提高了贫困户人均收入。而且,周亚还兑现了当初许下的承诺,不管产量如何,每亩给贫困养殖户200元的劳务补贴。那天周亚在村里发放补贴时,贫困养殖户个个感激得不能言语,一个劲地点头致谢。就是这样一个“90后”的小老师,为寻求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充分发挥自己专业优势,竭尽所能,坚持不懈,无怨无悔。

“水稻+养殖”这一生产模式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起到了较大的示范效应。2017年春天,又到种植季节,红石村贫困户稻田养鱼激情高涨,无需动员纷纷主动要求加入,规模从去年的10亩扩大到25亩。而且云阳县高阳镇海坝村在得知这个扶贫项目后,主动联系周亚,并成功实施稻田养鱼45亩;与此同时,周亚所在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对口帮扶的白土镇大林村也制定了“鱼+稻”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在大林村建设了200亩稻田养鱼核心示范区,稻田养鱼项目就此开始从点向面上推广扩展。周亚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用心向学生传播知识教书育人;作为贫困户帮扶人,利用自身专业技术积极带领贫困群众创新发展脱贫致富,为我们生动诠释了一名教师和农工党员的社会担当,更为“90后”树立起了一个标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