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金融风险,应将资金引到哪里?

发布时间: 2018-05-16 08:59:51 | 来源: 人民政协报 | 作者: 包松娅 | 责任编辑: 王静

“随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推进,可以想见会有大量资金从房地产等重点监管领域退出,这些资金怎么办?如果不加以妥善引导,资金走不了‘正门’就会走‘偏门’,就会在资金再次拥挤的地方,形成新的系统风险。”在15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委员尤为关注资金流向问题。

应该把资金引向哪里?助力实体经济是题中应有之义。日前发生的中兴通讯事件触动了很多委员,在金李看来,核心高科技领域受制于人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也可能给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带来未来新的系统性风险,如果能将庞大的资金引导到对核心高科技的长期投资,则可以同时兼顾化解金融和实体风险。

众所周知,核心高科技产业的投入所需资金大、见效周期长、成果转化风险高,在投资领域中属于“硬骨头”,很多企业因此更愿意赚快钱,更倾向于保值增值而对高风险项目望而却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尤其在初期阶段不能全靠市场力量,同时完全靠行政力量也不行,要坚持政府主导,也必须尽可能利用市场化机制。”金李说,对资金不能一味地围追堵截,要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去引导,国家、企业和用户以及政策和市场高度协调、紧密合作,才能理顺短期和长期利益,共同打造有机的生态体系。

从企业角度,因为高科技产业需要长期持续投入,委员们认为适度产融结合是有利于实体企业发展的。在银行间接融资风险不断聚集背景下,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委员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国际经验显示,直接融资体系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定价市场化的特性,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直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既是全球金融体系发展的趋势,更是经济转型、推动创新经济或高科技产业的必然要求。

“可以发行支持高科技的长期特别债券,补充国家投入,其中一部分债券可通过可转换优先股形式,允许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转换成对成功投资项目的股权。”金李建议,这样既可以共享成功的回报,也可以提升社会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例,降低杠杆。“此外,政府可投资于市场化运作的引导基金,由他们转投于核心高科技企业,建立合理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旦某项研发取得成功,政府以较低受益平价退出,提升社会资金的投资意愿。”

核心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多来自于对未来市场预期和政策连续性的不确定。全国政协常委尚福林提出,要推广政府主导建设担保体系等做法,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措施,夯实防范重大金融风险的经济基础。